[实用新型]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08157.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纯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新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42;H01B7/18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吴娇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韧性 电源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铜线本体、内衬层和外护套,铜线本体由铜合金线芯体、绝缘层、屏蔽层、弹性层、阻燃层和耐磨层组成,铜合金线芯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层,绝缘层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绝缘层远离铜合金线芯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屏蔽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远离屏蔽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耐磨层,铜线本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衬层,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源连接线的抗拉强度不够,不能承受压力或拉力,以及电源连接线的强度高但柔韧性不高,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连接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电子线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各种新兴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源连接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虽然对于用电产品来说只是配件,但是对产品的使用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源连接线内部芯线的电性安全,外部护套的隔离保护,以及各种信号的屏蔽能力强弱,都直接影响用电产品的使用甚至性能。
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06033972U,公开了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防丢夜光弹弓线,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于串挂钥匙使用就算在恶劣天气下钥匙不易丢失,即使丢失也方便找寻;然后再实际使用中,其柔韧性和回弹效果较差,不能在拉伸后迅速回弹至原形状,也不能作用为电源线、延长线等使用。
现有的电源连接线大多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使用上电源连接线的抗拉强度不够,不能承受压力或拉力;同时,电源连接线的强度高但柔韧性不高,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电源连接线的抗拉强度不够,不能承受压力或拉力,以及电源连接线的强度高但柔韧性不高,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柔韧性高的电源连接线,包括铜线本体、内衬层和外护套,铜线本体由铜合金线芯体、绝缘层、屏蔽层、弹性层、阻燃层和耐磨层组成,铜合金线芯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层,绝缘层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绝缘层远离铜合金线芯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屏蔽层,屏蔽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散热孔,屏蔽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远离屏蔽层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耐磨层,铜线本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远离铜线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外护套,外护套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数据线本体。
进一步的,铜线本体均设置有4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大大加强内芯的回弹力,使得连接线柔性更好,拉伸回弹性更强。
进一步的,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均不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将铜芯散发的热量排出。
进一步的,铜线本体的空隙区设置有填充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铜线本体相互缠绕时留有较大的空隙。
进一步的,数据线本体的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防滑纹,第一防滑纹的左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插入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将电源连接线接入适合的位置。
进一步的,数据线本体远离第一防滑纹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防滑纹,第二防滑纹远离数据线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持环,手持环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耐折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纹,便于接电插头的接电使用,连接方便,通过设置耐折条,提高接头插头与电源连接线连接效果和耐折性,能够保证电源连接线的柔韧性和回弹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新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新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08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