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0371.X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彪;付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24 | 分类号: | B65G67/24;B65G69/18;B65G65/23;B65G63/00;B66C1/10;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卸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车间地面上设有供集装箱装载车行走的供料车道,车间地面下方设有输送机通廊并于输送机通廊内布置有散料输送机,输送机通廊位于供料车道旁侧;车间厂房内布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向散料输送机给料的受料斗,车间厂房的房顶设有集装箱吊具,集装箱吊具具有能够挂载散料集装箱并调节散料集装箱倾斜角度的挂载单元,集装箱吊具能在供料车道抓取散料集装箱以及在受料斗正上方卸料。通过为集装箱吊具配置挂载单元,能带动散料集装箱倾翻卸料,无需另外设置集装箱翻卸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设置输送机通廊,散料输送机运输过程中掉落的散料可汇集在通廊底部,可避免这些散料掉落在车间地面上而影响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
背景技术
当前,散料物流企业环保压力日益严峻,散装物料装卸工艺中“散改集”(即散货运输改为集装箱运输)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如何翻卸集装箱内的散料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将集装箱内的货物卸入敞车后由翻车机翻卸,或用汽车将集装箱拉入料场再用自卸车卸料的方法将集装箱内的散料卸出;专利CN106494911A公开了一种双线卸料的铁路运输集装箱卸料系统,其通过集装箱起重机将散料集装箱吊运至集装箱翻卸机上,再通过集装箱翻卸机将散料集装箱内的散料卸出。当前的散料集装箱卸料方式均存在操作不方便、作业效率低、作业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包括车间厂房,
于车间地面上设有供集装箱装载车行走的供料车道,所述供料车道延伸至车间厂房外;
于车间地面下方设有输送机通廊并于所述输送机通廊内布置有散料输送机,所述输送机通廊位于所述供料车道旁侧;于所述车间厂房内布置有至少一组受料斗,所述受料斗的卸料口伸入至所述输送机通廊内并且位于所述散料输送机的正上方;
于所述车间厂房的房顶设有集装箱吊具,所述集装箱吊具具有能够挂载散料集装箱并调节散料集装箱倾斜角度的挂载单元,所述集装箱吊具配置有吊具驱动机构从而具有在所述供料车道抓取散料集装箱的取料位和在所述受料斗正上方卸料的卸料位。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所述受料斗的受料口附近分别设有除尘机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多个干雾抑尘喷嘴,每组受料斗所配置的各干雾抑尘喷嘴沿对应的受料口周向环形布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受料斗的受料口开设于车间地面上。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供料车道包括火车轨道和汽车车道,二者平行布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火车轨道与所述汽车车道布置于所述输送机通廊的同侧,并且所述火车轨道与所述汽车车道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集装箱吊具及所述受料斗均有多组,二者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配置。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各所述受料斗沿所述输送机通廊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料集装箱受卸车间,通过为集装箱吊具配置挂载单元,除能够挂载散料集装箱以便于吊运之外,还能调节散料集装箱的倾斜角度,带动散料集装箱倾翻卸料,无需另外设置集装箱翻卸设备,结构简单,方便操作,能有效地简化散料集装箱的卸料作业,提高卸料效率;采用输送机通廊作为散料输送机的活动通道,一方面便于车间布局,减少车间厂房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散料输送机运输过程中掉落的散料可汇集在通廊底部,便于回收,而且可避免这些散料掉落在车间地面上而影响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0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同时培养多种微生物的生物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生态环境空气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