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1681.3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白媛;霍心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加强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安装结构,涉及汽车纵梁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还包括左、右各一个的第一加强板,其均设在所述第一纵梁上,并左右位置相对;还包括左、右各一个的第二加强板,其一边分别与左、右边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相连,另一边均与所述第二纵梁相连,并左右位置相对;所述第一纵梁还与所述第二纵梁相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纵梁加强板结构存在材料过剩、生产成本高和质量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纵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非承载式车身车辆,大梁作为汽车承载的基体,在行驶过程中,还要承受整车弯曲、扭转载荷,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大梁不出现弯曲变形、断裂等失效模式。而设置加强件是增强刚强度的常用手段之一,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足够的刚强度,常存在材料过剩、质量重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如何保证加强件既具有结构简单、又能有足够的刚强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CN 110282016 A公开了一种纵梁加强板结构及汽车,其包括纵梁、加强板和设置在所述纵梁上的悬置加强板,纵梁靠近轮胎处设置有避让结构,悬置加强板设置在靠近避让结构处,悬置加强板包括平直部和两个折弯部,平直部上设置有凸起部;加强板设置在悬置加强板上;加强板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之间;第一接触部的外表面和第二接触部的外表面分别与平直部的内表面相配合,连接部的外表面与平直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腔体;腔体沿纵方向为变截面设计,腔体与凸起部相配合。该纵梁加强板结构在纵梁强度薄弱处增加加强件,并在加强件的结构上进行局部设计,将悬置固定螺栓固定在本加强件上,控制整车质量,但该纵梁加强板结构存在材料过剩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纵梁加强板结构存在材料过剩、生产成本高和质量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安装结构,包括前后相连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还包括两块第一加强板,它们设在所述第一纵梁上,并左、右位置相对;
还包括两块第二加强板,它们设在所述第二纵梁上,也为左、右位置相对关系,它们的前端分别与左、右位置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后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为凹槽型构造。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板的截面为L型构造,形成有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的内侧面和槽底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第一搭接段和第二搭接段,两者之间通过倾斜过渡段相连;
所述第一搭接段和所述第二搭接段的截面均为L型构造,所述第一搭接段的第二外侧面和第二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内侧面和槽底面相抵接,所述第二搭接段的第三外侧面和第三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内侧面和底面相搭接,所述倾斜过渡段的第四外侧面和倾斜底面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内侧面和槽底倾斜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搭接段、倾斜过渡段和第二搭接段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梁一边的内侧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二纵梁一边的外侧面和底面相搭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避让壑口。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上均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避让壑口。
优选的,左、右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板互为镜像对称,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互为镜像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16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