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快速区分感冒感染类型的微流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19280.2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34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芳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68;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快速 区分 感冒 感染 类型 微流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快速区分感冒感染类型的微流控装置,具体涉及体外诊断的分子检测技术和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基板,所述基板内部开设有样本腔、两个液路通孔、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液路通孔设在样本腔一侧,所述液路通孔、样本腔和滤网组成样本过滤装置,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设在液路通孔一侧,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内部设有手动推杆。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免疫诊断技术相结合进行疾病的体外诊断;通过样本过滤和预处理混匀样本与试剂,从而提高样本的纯度,进而提高检出率;通过弹性机构实现预处理混匀样本的半自动化,通过微流控结构和内循环系统实现试剂定量传输,提高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的分子检测技术和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快速区分感冒感染类型的微流控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技术,将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较小的微流控芯片上,完成分析全过程的技术。免疫层析分为纵向层析和侧向层析两种。免疫侧向层析诊断技术作为一种稳定和实用的技术适合在多样的即时检验或者现场使用,按标记部分分为主要有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法、普通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侧向层析法、量子点荧光免疫侧向层析法等,按包被部分主要有硝酸纤维素膜、复合材料、微流控等。免疫层析方法于1990年由Oskiowicz等建立。Oskiowicz应用的标记物为硒,其后一般均采用简便的胶体金,遂称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随着免疫层析和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90年代后,胶体金免疫侧向层析法在体外诊断疾病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对检测的精密度和重复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免疫层析法已经不能满足定量检测和精准医疗的需求。特别是现有技术的荧光(胶体金)标记物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微小聚集标记物”,自下向上进行层析时,特别是多合一项目,标记物较多,基线会比较高,T线积分求面积会受到干扰,进而对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造成干扰。目前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检测用的微流控芯片要么用于定性检测准确度不高,要么需要外界动力源的设备,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检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快速区分感冒感染类型的微流控装置,通过用与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检测技术相结合进行疾病的体外诊断;可以预处理样本,提高样本的纯度,进而提高检出率;通过微流控结构和内循环系统实现试剂定量传输,提高准确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测容易受到干扰导致的成本高以及准确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快速区分感冒感染类型的微流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基板,所述基板内部开设有样本腔、两个液路通孔、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液路通孔设在样本腔一侧,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设在液路通孔一侧,所述腔体一与样本腔通过液路通孔相连通,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内部设有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内可设置弹簧等弹性机构从而轻松实现混匀,所述手动推杆设在基板内部并穿过基板延伸出基板后侧,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连通有多个微流控通道一,所述微流控通道一一侧设有分液孔,所述分液孔一侧连通有微流控通道二,所述微流控通道二一侧连通有抗原抗体结合区,所述抗原抗体结合区、微流控通道二、分液孔和微流控通道一均开设在基板上,其中所述微流控通道二开设在基板内部,所述基板内部底端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样品垫,所述样品垫一侧设有层析膜,所述层析膜一侧设有吸水垫,所述底板顶部另一侧设有芯片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样本腔用于盛放痰液、尿液、血液等体液样本,所述微流控通道一和微流控通道二用于装置内液体流动提供路径,所述腔体一构成试剂腔,用于存放检测所需要的试剂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所述腔体二液体或固体混合腔体,用于进行核酸提取纯化等过程进行液体混合或者固体液体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层析膜上设有与待测物相对应的测试线和质控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芳,未经陈国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19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共轨轴夹具
- 下一篇:一种临床医学检验用振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