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降噪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0115.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9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13/24;F24F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通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立式降噪通风器,包括外壳组件、面板组件和进风罩,所述外壳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罩,所述外壳组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面板组件,面板组件上端镶嵌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端盖、进风净化组件、消声通道、导风块,所述外壳两端安装有端盖,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进风净化组件、消声通道、导风块,所述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设置有进风净化组件,所述进风净化组件下端固定设置有消声通道,所述消声通道下端固定设置有导风块。外部的空气经过净化之后由鼓风机抽入排放到室内,所述消声通道设置在进风净化组件后端,消声通道可以减少外部噪声以及风机运行噪声对室内人们的影响,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通风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立式降噪通风器。
背景技术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环境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
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由于现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越来越差,所以人们在家里关窗时虽然隔绝了室外噪声,但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开窗时又不能隔绝室外噪声,外部的污染空气也会进入室内,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立式降噪通风器,将其安装于隔声窗上,以解决上述由于现在的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越来越差,所以在室内开窗不能隔绝室外噪声,外部的污染空气也会进入室内,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的问题。应用于噪声和空气污染严重的厂区办公、休息、会议室等场所,以及道路、轨道交通线两侧的住宅、学校、医院、酒店、办公楼等对声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立式降噪通风器,包括外壳组件、面板组件和进风罩,所述外壳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进风罩,所述外壳组件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上端镶嵌安装有液晶显示屏;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外壳、端盖、进风净化组件、消声通道、导风块,所述外壳两端安装有端盖,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进风净化组件、消声通道、导风块,所述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设置有进风净化组件,所述进风净化组件下端固定设置有消声通道,所述消声通道下端固定设置有导风块。
优选的,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隔断固定块、风道固定块,所述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设置有隔断固定块,所述进风净化组件、消声通道之间固定设置有风道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外壳背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为多个,进风口周边设置有多个进风罩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正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外壳正面安装有多块隔声盖板,所述外壳、端盖与隔声盖板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风道,在下端隔声盖板上开设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进风净化组件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为离心式风机,鼓风机的入口连接进风净化组件的出口,鼓风机的出口连接消声通道的入口,所述消声通道内部设置有气流通过的通道,将风导到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净化组件对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之后排放到室内,同时该通风器还设置有降噪通道可以减少外部噪声以及风机运行噪声对室内人们的影响,在满足通风及空气净化功能的同时,产品整体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提高了人们居住和办公的舒适性,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的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降噪通风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降噪通风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降噪通风器的外壳组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0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