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挤出冷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4740.0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6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6 | 分类号: | B29C48/06;B29C48/8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挤出 冷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挤出冷却设备,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却设备长度较长的问题。本电缆挤出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具备出水口且水平设置的水槽以及转动设置在水槽内的导轮一,机架上转动设有导轮二,导轮一和导轮二之间设有直管,直管呈竖直设置,直管下端与水槽可拆卸固连,且直管内孔正对水槽内腔设置,导轮一和导轮二配合能使电缆在直管内呈直线竖直输送,直管上端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水口。本电缆挤出冷却设备长度较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却设备,特别是一种电缆挤出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现有电缆加工工艺中,一般通过挤出机将绝缘保护层包覆在导体外,由挤出机出口排出的电缆自带较高温度,挤出机出口处会放置水槽供电缆伸入冷却。为实现较好的冷却效果,现有的水槽一般设置的比较长,占用的水平空间较多,对厂房空间要求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缆挤出冷却设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水平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挤出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具备出水口且水平设置的水槽以及转动设置在水槽内的导轮一,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转动设有导轮二,导轮一和导轮二之间设有直管,直管呈竖直设置,直管下端与水槽可拆卸固连,且直管内孔正对水槽内腔设置,导轮一和导轮二配合能使电缆在直管内呈直线竖直输送,直管上端侧壁上贯穿设有进水口。
安装时,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供水源;水槽内存有冷却水。使用时,挤出机排出的电缆斜向下导入水槽内,实现一次冷却,接着在导轮一和导轮二配合下使线缆竖直输入直管内,实现二次冷却;直管内的冷却水向下流动至水槽内进行回收利用。
水平设置的水槽和竖直设置的直管配合,即水槽和直管的设置方向垂直,在保障冷却路径的前提下,可有效缩短冷却路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这样便可有效减少整个冷却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降低水平空间占用,以降低对厂房面积要求。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上述的水槽上固定有底座,直管下端与底座可拆卸固连,底座上竖直设有正对直管内孔的通孔,底座顶壁上具有与直管匹配的环状导部,且导部套接在直管下端外。导部对直管安装进行导向,便于导部安装。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底座顶壁上固定有呈环状的电磁铁,且电磁铁和通孔同轴,直管由导磁材料制成,且直管底壁抵压在电磁铁上。通过电磁铁通断来控制直管与底座连接或分离,这个过程只需操作电磁铁开关这一步骤便可,操作较为方便。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直管通过螺栓与底座可拆卸固连。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电磁铁内插嵌有与其匹配的橡胶环,橡胶环上端一体成型有呈环状的密封边,密封边底壁和外侧壁分别紧压在电磁铁顶壁和直管内侧壁上。橡胶环均与电磁铁和直管形成密封,使直管内的水避开电磁铁往下流动,提高电磁铁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导部和底座顶壁之间形成与电磁铁匹配的环形卡槽,且电磁铁边沿卡紧在环形卡槽内,以定位电磁铁,安装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导部内侧壁上设有条形槽,条形槽长度沿导部轴向延伸,条形槽上端延伸至导部顶壁,条形槽下端连通环形卡槽。条形槽用于腾出直管外壁和导部之间的间隙,供电磁铁电源线伸出。
在上述的电缆挤出冷却设备中,直管上端内孔为锥孔,且锥孔孔径向下逐渐变小,进水口呈条状且长度沿直管径向延伸,进水口的两端口分别位于锥孔孔壁和直管外壁上。锥孔用于聚拢水靠近电缆,使水与电缆更好接触,以提高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4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