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6570.X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胡婉静;李迎新;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心脏 起搏器 患者 术后 切口 重物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设置了包括打开后平铺在病床上使患者躺在上面并能穿上的背心,背心的前面在对应患者术后切口的部位上设有内装压重物的口袋,在背心上还设有防止内装压重物的口袋朝上移动的内部支撑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技术方案中的背心可以穿在术后患者身上,压重物装在背心口袋内关上拉链,压重物在缝合切口上面不移位,尤其是支撑带对压重物的支撑力,防止压重物朝各方向滑移,有效保证了患者伤口顺利愈合。具有使用方便、确保压重物定位不滑移和提高医护操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按照相关要求,在患者的术后缝合切口上面需要用压重物压迫6-12小时,其目的是利用重量减小伤口的张力,避免出血、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压重物通常是采用1kg重的沙袋或盐袋,如果直接把压重物放在切口处压迫。其缺点如下:一,压重物极易滑脱,滑脱后不能起到压迫作用。二,压重物位置移动,导致压迫位置改变。三,患者因担忧压重物位置改变,而引发情绪上的波动,患者常因担心压重物滑脱,用健侧肢体托扶,导致夜间不能正常入睡,极度影响休息。如果使卧床患者穿上一种设有口袋的贴身背心,压重物可以装入口袋内,但是贴身背心上的口袋可以防止压重物朝左右移动,也可以防止压重物朝下移动,但是不能防止压重物朝上移动。因此设计压重物的固定装置,对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使压重物固定在患者切口上面保持稳定不滑移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包括打开后平铺在病床上使患者躺在上面并能穿上的背心,所述背心的前面在对应患者术后切口的部位上设有内装压重物的口袋,在背心上还设有防止内装压重物的口袋朝上移动的内部支撑带。
上述的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所述背心还设有肩背带和胸围带,所述内装压重物的口袋连接在肩背带的前面,所述肩背带的前部下端与胸围带通过尼龙扣粘接,肩背带后端与胸围带后面的右部固定连接,在胸围带左部设有两个端头并用尼龙扣粘接;在肩背带上设有从前至后的内部夹层通道,所述内部支撑带装在内部夹层通道内部。
上述的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所述内部支撑带的材质为不锈钢薄板带。
上述的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所述内部支撑带的材质为尼龙编织带。
上述的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所述内装压重物的口袋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设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切口上的压重物的固定装置,设置了包括打开后平铺在病床上使患者躺在上面并能穿上的背心,所述背心的前面在对应患者术后切口的部位上设有内装压重物的口袋,在背心上还设有防止内装压重物的口袋朝上移动的内部支撑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技术方案中的背心可以打开平铺在病床上,使术后患者躺在上面,通过各个位置的尼龙扣粘接起来,组成完整背心穿在患者身上,压重物装在口袋内关上拉链,压在患者术后缝合切口上面不移位,尤其是支撑带对压重物的支撑力,支撑带可采用厚度小于1mm的不锈钢薄板带或尼龙编织带,因为这两种材料具有适当的强度和柔韧性,包裹在织物面料的内部夹层通道内,对内装压重物的口袋有支撑顶力,患者无硌压感,可以有效防止内装压重物的口袋朝各方向滑移,有效保证了患者伤口顺利愈合。具有使用方便、确保压重物定位不滑移和提高医护操作效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6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料外壳喷涂加工的烤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简易过滤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