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及腔内切割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7506.3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锋;王杨琳;陆文;陈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A61B17/0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组件 套管 结构 吻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及腔内切割吻合器,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包括基壳、套设于所述基壳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和所述基壳之间设有周向旋转限位机构、前移限位机构和后移限位机构;其中,所述周向旋转限位机构适于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配合以限定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相对周向旋转;所述前移限位机构和所述后移限位机构适于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各自配合以限定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它很好地将基壳和套管组装在一起,避免了基壳和套管容易脱离造成手术失败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及腔内切割吻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的套管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图1的套管固定方式,该方式是先将腔内切割组件的部分零部件组装在基壳上,基壳包括装配在一起的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组装好整个腔内切割组件,将组装好的腔内切割组件的基壳通过硬挤的方式套入套管中,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为了便于将组装好的腔内切割组件的整个基壳顺利插入安装到位,往往基壳的外径小于套管的内径,导致套管不能紧紧地将基壳抱箍住,导致内部结构松动,甚至造成转向拉钩、切割刀组件、连接片、带保险驱动套等脱离设定位置,导致无法顺利的进行切割缝合,甚至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手术失败的可能;二是由于装配好的套管与下半壳体的凸起部分配合有间隙,在使用过程会出现,套管沿着基壳旋转,套管与下半壳体凸起处脱钩,最终导致套管滑出,产品报废,甚至导致手术失败的现象;三是由于在产品装配过程中,套管与基壳处于过盈配合状态,因此在组装过程中会造成工人巨大的工作强度和人力成本,而且废品率相对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它很好地将基壳和套管组装在一起,避免了基壳和套管容易脱离造成手术失败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内切割组件用套管结构,它包括:
基壳;
套设于所述基壳上的套管,所述套管和所述基壳之间设有周向旋转限位机构、前移限位机构和后移限位机构;其中,
所述周向旋转限位机构适于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配合以限定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相对周向旋转;
所述前移限位机构和所述后移限位机构适于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各自配合以限定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动。
进一步,所述周向旋转限位机构包括:
设于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中一个上的限位槽;
设于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中剩余一个上并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凸台。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套管上;
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基壳上。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周向旋转止挡面;
所述限位凸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配合旋转止挡面;其中,
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两所述周向旋转止挡面和两所述配合旋转止挡面抵接配合以限定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相对周向旋转。
进一步,所述前移限位机构和所述周向旋转限位机构共用一机构;
所述限位槽还包括前移止挡面;
所述限位凸台还包括配合前移止挡面;其中,
在所述基壳和所述套管装配到位后,前移止挡面和配合前移止挡面抵接配合以限定所述套管相对所述基壳向前移动。
进一步,所述前移止挡面和所述配合前移止挡面为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欣瑞德(江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7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状腺手术用切口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钳口组件及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