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多用途一体化防雷电和电磁脉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28587.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9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衎玮;应爱娇;高彬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雷电通智能检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B1/92;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岱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多用途 一体化 雷电 电磁 脉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多用途一体化防雷电和电磁脉冲设备,涉及防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雷针,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闪板,所述防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收卷螺纹、环形圆环和第二收卷轴的设置,从而方便对各个脉冲元件上的连接线进行收卷,避免连接线交叉散落在外部,造成工作人员查找的不便,根据第一异形板与第二异形板通过卡槽的插接,从而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屋顶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增加装置的使用性能,使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多用途一体化防雷电和电磁脉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屋面防雷所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在屋面设置避雷针或接闪器式的防雷装置,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是电力学术语,为电磁脉冲安全防护的一部分,是针对高能电磁脉冲中由自然界雷电所引起的高能电磁脉冲的防护,是通过组成拦截、疏导最后泄放入地的一体化系统方式以防止由直击雷或雷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本身或其内部设备造成损害的防护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一些防雷电电磁脉冲设备在将防雷管环绕房屋安装时,由于房屋在建造时顶部边缘处的大小不同,一些防雷电设备不便于进行安装,使用效果较差;
2、现有的一些防雷电电磁脉冲元件在安装后与主体箱连接时,由于各个防雷电的电磁脉冲设备的位置不同,需要的连接线的长度不同,连接线交叉散落在外部,容易造成连接线的缠绕,影响工作人员的后期处理,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多用途一体化防雷电和电磁脉冲设备,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防雷电电磁脉冲设备在将防雷管环绕房屋安装时,由于房屋在建造时顶部边缘处的大小不同,一些防雷电设备不便于进行安装,使用效果较差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防雷电电磁脉冲元件在安装后与主体箱连接时,由于各个防雷电的电磁脉冲设备的位置不同,需要的连接线的长度不同,连接线交叉散落在外部,容易造成连接线的缠绕,影响工作人员的后期处理,使用较为不便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多用途一体化防雷电和电磁脉冲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雷针,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闪板,所述防闪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元件,所述防闪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脉冲元件,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卷装置,且收卷装置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收卷轴,所述第一收卷轴的右端设置有环形圆环,且环形圆环的内部设置有双向螺纹,所述第一收卷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收卷螺纹,所述第一收卷轴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元件,所述环形圆环的右端设置有第二收卷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收卷轴的外部与设置的环形圆环的内部相适配,所述收卷螺纹通过设置的双向螺纹接触,且第一收卷轴通过设置的收卷螺纹与环形圆环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脉冲元件的数量设置有多个,且根据需要转动连接在固定元件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闪板通过设置的连接柱与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防雷针的下端通过设置的连接板与主体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雷针设置为上窄下宽的形状,稳定性较高,不容易倾倒,且防雷针设置为光滑圆锥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脉冲装置,且脉冲装置的左端设置有控制元件,所述脉冲装置与设置的控制元件线性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防雷支持卡,所述防雷支持卡的下端与设置的控制元件的上端线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雷支持卡用来将固定元件与防雷针进行连接,从而大大增加屋顶的防雷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雷电通智能检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雷电通智能检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28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便捷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粮食储备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