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39217.5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2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李新荣;欧阳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66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次 焙烧 隧道窑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管,处理管上设置有推送机构,推送机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毛刷,毛刷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毛刷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推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处理管的顶部滑动穿插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推送机构和防尘网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使用中,首先将废气通入到处理管的内腔中,然后废气会通过防尘网时,在防尘网的过滤下,防尘网会将大量的灰尘拦截在防尘网的一侧,从而实现对废气中的烟灰进行过滤,防止大量的烟灰沉积在换热管的内腔中,便于提高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隧道窑的废气进行余热利用时,一般都是通过换热器对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将废气通入换热管的内腔中,从而实现对废气中余热的利用,但是一般燃烧后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灰等物质,当大量的烟灰等物质沉积在换热管的内腔中,从而可能导致换热管的堵塞,影响换热管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处理管,所述处理管上设置有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毛刷上设置有限位装置;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处理管的顶部滑动穿插连接。
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再次焙烧隧道窑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毛刷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开设于处理管内壁的两边侧,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与处理管的内壁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毛刷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处理管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密封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处理管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处理管底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料管的外部螺纹套设有收集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处理管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安装板与凹槽的内腔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中滑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换热箱的内部,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换热箱固定穿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推送机构和防尘网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使用中,首先将废气通入到处理管的内腔中,然后废气会通过防尘网时,在防尘网的过滤下,防尘网会将大量的灰尘拦截在防尘网的一侧,从而实现对废气中的烟灰进行过滤,防止大量的烟灰沉积在换热管的内腔中,便于提高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限位槽对限位块的滑动进行限位,从而使得限位装置的运动更加稳定,便可使得毛刷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滑动,也就使得毛刷的滑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理管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板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39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