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3349.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杰;纪红兵;钟明建;郑鸿区;刘洺瑞;叶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5B19/04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250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危化品 气体 复合 监测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和二氯甲烷传感器分别经由从控单片机连接在主控单片机的输入端,从控单片机用于放大四种气体传感器所采集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主控单片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蜂鸣器安装在低电平触发器之上,且蜂鸣器通过低电平触发器与主控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四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分别连接在主控单片机的输出端,且四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分别与四种气体传感器相关联,每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均由一个红色LED灯、一个黄色LED灯和一个绿色LED灯组成;实现了同时检测及监测实验室多种危化品气体,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危化品气体监测预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难免要接触到一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且经常使用水、气、火、电等,潜藏着诸如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危险性事故,而这些危险性事故的发生也常常会给实验人员带来严重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
如果实验人员掌握相关的实验室安全知识以及事故发生时的急救常识,就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相应试剂及实验器械,从而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实验室里安全事故的发生;即使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也能够不慌不乱,把伤害和损失减少到最少程度。
目前,实验室最常见的是着火事故,因为实验室要经常用煤气灯、电炉、油浴等进行加热,在使用各种电器设备和仪器时,与具有可燃性的化学试剂接触就会存在着火的隐患;例如,实验人员使用煤气灯时,有的不小心将衣袖燃着,有的头发过长不小心将头发燃着,特别危险的是煤气灯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因故熄灭(煤气量过小或风过大),引起煤气泄漏,这是非常危险的;还有的实验人员做完实验后,忘记关煤气开关,也都会造成火灾;而各种电器设备在开、关和短路时往往产生火花,如与易燃气体或液体接触,极易发生火灾。
可见,绝大多数的着火事故都与实验室的危险气体相关,因此如何低成本研发出一种适用范围广、监测效率高的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即可同时检测及监测实验室多种危化品气体,可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包括: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二氯甲烷传感器、从控单片机、主控单片机、低电平触发器、蜂鸣器和四组红黄绿三色LED灯;
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和二氯甲烷传感器分别经由从控单片机连接在主控单片机的输入端,用于监测实验室内的危化品气体浓度;
从控单片机用于放大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和二氯甲烷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主控单片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蜂鸣器安装在低电平触发器之上,且蜂鸣器通过低电平触发器与主控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四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分别连接在主控单片机的输出端,且四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分别与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和二氯甲烷传感器相关联,每组红黄绿三色LED灯均由一个红色LED灯、一个黄色LED灯和一个绿色LED灯组成,用于结合蜂鸣器对实验室内的氢气、氧气、乙醇和/或二氯甲烷的气体浓度从低到高报出三种预警状态。
所述的实验室危化品气体复合监测预警装置,其中:所述从控单片机由信号放大器和AD数模转换器组成;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氢气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乙醇传感器或二氯甲烷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AD数模转换器用于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主控单片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33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