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钻探和抽采钻杆打捞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47714.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廷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倪建娣 |
地址: | 12502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钻探 钻杆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钻探和抽采钻杆打捞器,包括:圆柱部一,所述圆柱部一为空心筒状结构,其上设有内螺纹一;圆柱部二,所述圆柱部二通过其一端固接在圆柱部一的一端;圆柱部三,所述圆柱部三为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圆柱部三内固定套接有圆柱部四,所述圆柱部四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圆柱部三的内壁面上周向设有沟槽,且所述圆柱部三的内壁面上还设有内螺纹二;所述圆柱部三通过其一端固接在圆柱部二的另一端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钻杆打捞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杆打捞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地质钻探和抽采钻杆打捞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钻杆打捞器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原有设计难以应对复杂的钻孔内部因素,例如孔内角度出现偏差,原有打捞器就不能够百分百的将钻杆打捞出来;二是原有打捞器内部是锥形下小上大的,它的打捞原理就是用内部螺纹将钻杆外部套扣取出钻杆,缺点是只能套二到三丝扣,不能承载较大的拉力。最后,现有技术中的负角度施工钻孔时,孔内会有许多沉积到孔内煤岩颗粒,会加重取钻杆时的拉力。
因此,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装置有待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与钻杆连接强度的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质钻探和抽采钻杆打捞器,包括:
圆柱部一,所述圆柱部一为空心筒状结构,其上设有内螺纹一;
圆柱部二,所述圆柱部二通过其一端固接在圆柱部一的一端;
圆柱部三,所述圆柱部三为空心筒状结构,所述圆柱部三内固定套接有圆柱部四,所述圆柱部四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圆柱部三的内壁面上周向设有沟槽,且所述圆柱部三的内壁面上还设有内螺纹二;
所述圆柱部三通过其一端固接在圆柱部二的另一端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部三和圆柱部四二者的轴线共线,且所述圆柱部四的自由端端面位于圆柱部三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二的长度小于圆柱部三的长度,所述内螺纹一的长度等于圆柱部一的长度;所述沟槽的长度等于圆柱部三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且所述沟槽均布在圆柱部三内。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部一和圆柱部二之间设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设为一端粗、另一端细的锥形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部一、圆柱部二以及圆柱部三之间连通,且所述圆柱部一、圆柱部二、圆柱部三以及过渡部之间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圆柱部一、圆柱部二以及圆柱部三和圆柱部四,并设置了内螺纹一和外螺纹,从而达到了提高与钻杆连接强度的目的,功能性强;
通过在圆柱部三上设置沟槽,从而达到了减少在打捞过程中存在的煤岩颗粒积存的目的,实用性强;
本装置整体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钻杆打捞工作,根据用户需求可以改变打捞器内径和外径的大小,从而满足所有钻杆打捞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地质钻探和抽采钻杆打捞器,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廷,未经刘玉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47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