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透析液加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52937.5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0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勇;谌卫;严明;向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透析 加氢 装置 | ||
本申请为一种非接触式透析液加氢装置,其包括:气囊和加氢装置,所述加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并依次连通的纯水箱、产氢电解槽、气液混合器和富氢水槽,所述气囊内部放置有透析液袋,使用时采用真空抽气泵将气囊内空气全部抽出,然后充入氢气,气囊放置在富氢水槽内部,气囊内的氢气在气囊内气压和富氢水槽内的水压的作用下渗透过透析液袋进入透析液中,富氢水槽内的水经过气液混合器加氢后进入富氢水槽,并不断循环,保障富氢水槽内的富氢水富含氢气,富氢水槽内的富氢水中的氢气不断向气囊内渗透补充气囊的氢气,维持气囊内的氢气压力,实现将氢气通过非接触的方法加入袋装透析液,并且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将氢气通过非接触的方法加入袋装透析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含氢气的输液溶液是2009年由第二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推出的一项医疗技术和手段。孙学军教授提出了含氢注射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脱气处理、低温预处理、注入纯氢气、加压助溶四个步骤后得到了含氢注射液,但该方法是氢气直接作用并溶解在注射液内的,因为临床对注射液的要求很高,必须无菌无热源,这种接触式的方法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细菌的进入,且这种方法效率偏低,产能受限。
日本MIZ公司也曾做过利用电解水产氢气再将氢气注入水中,用浸泡的方式向透析液内充入氢气的方法,但需要浸泡72小时,且透析液内溶液的氢气浓度只能达到1.0PPM。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氢气通过非接触的方法加入袋装透析液,并且安全高效的非接触式透析液加氢装置。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非接触式透析液加氢装置,其包括:气囊和加氢装置,所述加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并依次连通的纯水箱、产氢电解槽、气液混合器和富氢水槽,所述气囊内部放置有透析液袋,气囊放置在富氢水槽内部。
优选地,所述纯水箱设置于壳体顶端靠近侧壁位置,所述产氢电解槽位于纯水箱下方,并固定连接在壳体底部,纯水箱与产氢电解槽通过电解槽进水管和电解槽回水管互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器固定连接在产氢电解槽远离水箱一侧的壳体底部,所述产氢电解槽与气液混合器通过出氢管互相连通,所述富氢水槽顶部敞口,富氢水槽设置于壳体顶端远离纯水箱的一侧,气液混合器与富氢水槽通过出氢水管连通,所述富氢水槽底端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气囊封口处采用自封拉链,气囊上还设置有顶开式阀门和第二安全阀。
优选地,所述产氢电解槽与气液混合器之间设置有出氢阀。
优选地,所述气液混合器与富氢水槽之间设置有隔膜泵,隔膜泵与富氢水槽通过隔膜泵进水管连通,隔膜泵与气液混合器通过隔膜泵出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富氢水槽顶部敞口位置安装有富氢水槽盖和第一安全阀,第一安全阀设置在富氢水槽盖上。
优选地,所述产氢电解槽内部设置有氢气发生装置。
一种非接触式透析液加氢装置的加氢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装有透析液的透析液袋在未开启的状态下置入气囊,关闭气囊的自封拉链;
步骤二、使用真空抽气泵插入气囊上的顶开式阀门,将气囊内空气全部抽出;
步骤三、通过气囊上的顶开式阀门向气囊内充入氢气,气囊内压力随气体进入量增大而增加,压力到达第二安全阀开启压力后,第二安全阀开启,第二安全阀开启后停止向气囊内充入氢气;
步骤四、将装有透析液袋的充满氢气的气囊放置入富氢水槽中,向富氢水槽加入适量水至水淹没气囊,并盖上富氢水槽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诺巴伯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2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光缆
- 下一篇:一种具备支撑结构的碳素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