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55304.X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0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玲;黄放;魏勇红;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57 | 分类号: | C05F17/957;C05F17/964;C05F17/50;C05F15/00;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资源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加热室;脱水器,脱水器的进口与加热室的出口连通;混合室,混合室的进口与脱水器的出口连通;破碎器,破碎器的出口与混合室的进口连通;以及堆肥室,堆肥室包括厌氧发酵仓以及好氧堆肥仓,厌氧发酵仓的进口与混合室的出口连通,厌氧发酵仓的出口与好氧堆肥仓连通。上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能够对餐厨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垃圾集中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极高,餐厨垃圾含水率高、含油率高且含有较高有机质含量,因此容易腐败,特别是炎热的夏日,堆积的餐厨垃圾极易发酵,不仅容易滋生病原菌,产生大量病毒,而且还会散发出恶臭气体。另外,我国还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丰富,随之而来的秸秆产量也很高,秸秆若不及时处理,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目前,餐厨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垃圾都是分开进行处理的,尚未出现有对餐厨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垃圾集中处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能够对餐厨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垃圾集中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所述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加热室;脱水器,所述脱水器的进口与所述加热室的出口连通;混合室,所述混合室的进口与所述脱水器的出口连通;破碎器,所述破碎器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室的进口连通;以及堆肥室,所述堆肥室包括厌氧发酵仓以及好氧堆肥仓,所述厌氧发酵仓的进口与所述混合室的出口连通,所述厌氧发酵仓的出口与所述好氧堆肥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中,在餐厨垃圾进入到加热室并经过热处理后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从而降低堆肥时间;在经过加热的餐厨垃圾进入到脱水器并经过脱水处理后,不容易成团;在经过脱水处理的餐厨垃圾与破碎后的秸秆能够在混合室内混合;在混合室内混合的垃圾进入到堆肥室后,先后经过厌氧发酵以及好氧堆肥处理,可以大大加快堆肥效果。上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装置能够对餐厨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垃圾集中处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厌氧发酵仓设置于所述好氧堆肥仓的内部,且所述厌氧发酵仓的出口处设置有启闭门,所述启闭门与所述厌氧发酵仓的出口启闭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厌氧发酵仓倾斜设置,所述厌氧发酵仓具有沿所述厌氧发酵仓的轴向排布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端,所述厌氧发酵仓的进口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厌氧发酵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厌氧发酵仓可绕所述厌氧发酵仓的轴线转动,且所述厌氧发酵仓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搅拌件,多个所述搅拌件沿所述厌氧发酵仓的轴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好氧堆肥仓的内部设置有扩散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好氧堆肥仓倾斜设置,且所述好氧堆肥仓包括沿所述好氧堆肥仓的轴向排布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高于所述第四端;
所述扩散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安装轴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轴的外壁上的螺旋叶片,所述安装轴能够受控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以使所述螺旋叶片带动所述好氧堆肥仓的物质从所述第四端朝向所述第三端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轴的轴线与所述好氧堆肥仓的轴线重合或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厌氧发酵仓设置于所述好氧堆肥仓的内部,且所述厌氧发酵仓与所述好氧堆肥仓同轴设置;
所述堆肥室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好氧堆肥仓,以使所述好氧堆肥仓以及所述厌氧发酵仓均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金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55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