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69612.8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1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付王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瓷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宿州市万硕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1 | 代理人: | 许秀惠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无机 硅溶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属于硅溶胶去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震动电机,震动电机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罐,密封罐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箱,密封箱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在密封罐内的旋转杆,旋转杆上安装有搅拌叶,搅拌叶包含有两个刮壁杆以及安装在两个刮壁杆之间的多个搅拌杆,密封罐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机,真空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在密封罐内的吸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震动电机带动密封圈震动使硅溶胶内的气泡向上运动离开硅溶胶,搅拌杆可以加快气泡的流动,刮壁杆可以将附着在内壁上的气泡刮走,再通过真空机抽取密封圈内空气,加快了气泡破碎速率,实现了快速有效地除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去泡装置,特别是涉及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属于硅溶胶去泡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硅溶胶进行加工过程时,难免会产生气泡并滞留在液体内部,影响产品的外观以及内部质量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硅溶胶主要的加工除泡方法为添加除泡用化学试剂、机械辅助除泡等方式,采取消泡剂进行除泡,可实现快速地除泡,但是消泡剂难以从硅溶胶中分离,容易改变除泡后胶液的性质,传统的机械辅助除泡,设备安装繁多,产生较高的成本,并且除泡效果不明显,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怎样研究出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包括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顶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在所述密封罐内的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上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包含有两个刮壁杆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刮壁杆之间的多个搅拌杆,所述密封罐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机,所述真空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在所述密封罐内的吸气管,所述密封罐的顶部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密封罐上安装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密封罐的侧面设为圆弧面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刮壁杆的上安装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设为底部靠近所述密封罐内壁的斜斗状。
优选的,所述密封罐的外壁上安装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四个缓冲支柱。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与所述密封罐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和所述刮壁杆上设有凸点。
优选的,所述密封罐上安装有气压表,所述密封罐上安装有操作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通过震动电机带动密封圈震动使硅溶胶内的气泡向上运动离开硅溶胶,搅拌杆可以加快气泡的流动,刮壁杆可以将附着在内壁上的气泡刮走,再通过真空机抽取密封圈内空气,加快了气泡破碎速率,实现了快速有效地除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搅拌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纳米无机硅溶胶去泡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瓷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瓷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69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