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金属走线结构的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1932.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6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睿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金属 结构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金属走线结构的显示屏,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屏幕、屏蔽壳和手机外壳,其中屏幕固定连接在手机外壳的内部,屏幕的下方粘接有屏蔽壳,屏蔽壳的侧面与手机外壳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屏幕、屏蔽壳和手机外壳,解决了现有走线结构显示屏的保护金属走线结构导电、不易拆解和缺少缓冲结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金属走线结构的显示屏。
背景技术
手机屏幕也称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及色彩。荧幕尺寸依荧幕对角线计算,通常以英寸作单位,指荧幕对角的长度,屏幕材质引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推广普及,带动全球手机屏幕市场增长与技术创新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提升。从产品构成来看,当前手机屏幕以触摸屏为主,主要由盖板玻璃、触控模组、显示模组等零部件组成,其中盖板玻璃指手机屏幕最外层起保护作用的部件;触控模组是提升手机人机交互体验的关键环节,目前以触控IC与面板驱动IC集成的TDDI为主流解决方案,同时随着产品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良品率不断提高,行业盈利能力较强;显示模组主要分为LCD与OLED两类,其中LCD显示模组由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TFT(玻璃)、背光板等构成,是当前智能手机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屏幕;OLED显示模组主要由偏光片、Encap(玻璃)、有机自发光层、TFT(玻璃)等构成,具有自发光、制造工艺简单、能耗低、超轻薄以及可弯曲等特点,是当前新兴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而这些零部件结合实际去应用,就需要利用排线进行数据的传输,但是显示屏所在的空间结构较为狭小,要保证排线的稳定性和持久可利用性,就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但现有的保护结构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显示屏走线结构多为金属材质,一般的都具有导电性,如果保护金属走线结构与手机屏幕或者内部元件直接接触的话,就会发生短路现象,会对内部线路造成损坏,接触短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内部主板的整体损坏,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就算不是主板接触,与屏幕接触也可以造成整体屏幕的损坏,一样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现有的显示屏走线结构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而粘接的方式,虽然可以加强结构的紧密性,减少结构之间的缝隙,但是会导致后期维护艰难的情况,粘接的条件下进行拆除时,需要人工对走线结构进行撬动拆除,如果粘接的较为紧密的话,撬动时会造成金属走线结构边缘的变形和局部凹陷不平,这样会引起二次安装后结构紧密性的减少和局部膨胀的情况;
3、现有的显示屏走线结构与屏幕接触的位置缺乏一些缓冲结构,这样会造成屏幕与走线结构的直接接触,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屏幕造成损坏,但是在维修后或者手机意外脱落时,走线结构对于手机屏幕内部会造成较大的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局部黑屏的现象。
因此,现有的显示屏的走线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金属走线结构的显示屏,通过屏幕、屏蔽壳和手机外壳,解决了现有走线结构显示屏的保护金属走线结构导电、不易拆解和缺少缓冲结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睿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睿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1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