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厚度测量样品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4975.0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宁四平;司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06;G01N1/3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光缆 护套 厚度 测量 样品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护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厚度测量样品制备装置,其包括光缆护套夹紧机构、光缆护套旋转控制机构、光缆护套切片长度控制机构和光缆护套切片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实现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在模具中的旋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调节Y轴移动平台升降距离实现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切片长度控制,通过进给驱动机构调节X轴移动平台移动距离实现进给量控制,可以快速实现护套样品取样,护套切割长度均匀可控,取样一致性好,利于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护套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厚度测量样品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对电缆和光缆的护套的几何参数有明确的标准,并给出了最低限和最高限,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此标准来指导电缆和光缆的工业化生产,以保证安全。电缆绝缘层厚度低于国家标准最低限可导致绝缘参数达不到要求,引起火灾等恶性安全事故,电缆和光缆护套厚度低于国家标准最低限会致使保护失去作用,从而导致电缆或光缆损坏。反之,如果电缆或光缆的护套材料厚度超过国家标准最高限,会造成材料浪费,企业生产利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电缆或光缆性能,甚至也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通过人工切片进行护套厚度样品检测,存在切片样品长度不均匀、检测结果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片长度均匀可控、取样一致性好、利于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厚度测量样品制备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厚度测量样品制备装置,包括:
光缆护套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小直径软光缆护套的模具;
光缆护套旋转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联接轴,所述联接轴连接有与小直径软光缆护套相适配的配套轴,所述小直径软光缆护套穿过所述模具与所述配套轴连接;
光缆护套切片长度控制机构,包括可上下升降的Y轴移动平台,所述Y轴移动平台连接升降驱动机构,所述Y轴移动平台固定连接电机联接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联接板上;
光缆护套切片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平台支架,所述平台支架上安装有可左右平移的X轴移动平台,所述X轴移动平台连接进给驱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平台上固定安装割刀固定座,所述割刀固定座上安装有割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面板、底板以及连接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导向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升降丝杠,所述升降丝杠的端部安装有升降控制手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X轴移动平台与平台支架之间设置有进给导向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包括进给丝杠,所述进给丝杠的端部安装有进给控制手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实现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在模具中的旋转,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调节Y轴移动平台升降距离实现小直径软光缆护套切片长度控制,通过进给驱动机构调节X轴移动平台移动距离实现进给量控制,可以快速实现护套样品取样,护套切片长度均匀可控,取样一致性好,利于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未经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4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载膜加工运输一体式收卷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实用型医疗专用洗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