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灌肠固定贴及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5038.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4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闫琴;梁菁;蔡石凤;谭萍;尤久红;周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02;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101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灌肠 固定 计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灌肠固定贴及计量装置,包括灌肠袋、输液管、肛管以及固定组件,灌肠袋的表面开设有排便口,灌肠袋的底部设有出液口,输液管的上端与出液口插接连接,输液管的下端连接有肛管,固定组件包括卡口卡一、卡扣卡二以及固定贴,卡口卡一固定连接在排便口的表面,卡扣卡二套接连接在肛管的表面,固定贴的中心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周围固定连接有卡扣环,卡扣环分别与卡口卡一、卡扣卡二扣合连接,固定贴的正面还设有报警器,固定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双面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灌肠袋以及肛管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口卡一和卡扣卡二,配合带有卡口环的固定贴,方便在灌肠操作时对肛管进行固定,提高肛管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灌肠固定贴及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肝门灌肠、造口灌肠、肛管排气术是临床外科、急诊、ICU等科室常用的操作之一。灌肠:是把液体(通常用生理盐水+开塞露)灌入肛门内,当液体在体内达到一定量后,人体开始有排便的欲望,灌入体内的液体会和体内的粪便混合,进而把体内的粪便排出体外。造口灌肠:肠癌术后患者很多都有造口,有临时性造口,也有永久性造口,梗阻及回纳手术术前都需要灌肠,经造口灌肠是将灌肠液体通过造口袋出口插入肛管,经造口袋插入造口灌液体进肠道内,进而将肠内大便清洁干净。肛管排气:适用于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传统操作方法:
1.携肛管、灌肠液、石蜡油、便盆、中单等至病人床旁;
2.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自肛门插入约15~18厘米,胶布固定肛管于一侧肛门旁,别针固定橡胶管于中单上;
3.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自造口袋出口端经造口袋插入造口15~50厘米,双手分别固定肛管及造口袋出口端。
4.肉眼观察排便情况。
目前,1、病人肛门及造口采取灌肠、插肛管排便排气不受控制,容易喷泄,导致患者、护士、床单等脏乱忙现象产生;2、插入肛门的肛管难以固定在肛门处,容易滑脱;3、操作需要20分钟时间,护士全程弯腰扶住肛管,造成护士的腰部酸痛,并全程监测耽误人力,且容易疏忽患者便血等危急情况;4、造口没有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很多灌进去的液体返流出体外;5、回肠造口患者需要清洁灌肠,常用肛管的长度达不到深度清洁要求,以往通常用胃管替代肛管,才能达到需要的深度,起到清洁灌肠的目的。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灌肠固定贴及计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灌肠操作不方便、清洁不彻底、灌肠液返流、难以对肛管进行固定并且操作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灌肠固定贴及计量装置,包括灌肠袋、输液管、肛管以及固定组件,所述灌肠袋的表面开设有排便口,所述灌肠袋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内固定连接有卡子,所述输液管的上端与出液口插接连接,所述输液管的表面设有调节器,所述输液管的下端连接有肛管,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口卡一、卡扣卡二以及固定贴,所述卡口卡一固定连接在排便口的表面,所述卡扣卡二套接连接在肛管的表面,所述固定贴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周围固定连接有卡扣环,所述卡扣环分别与卡口卡一、卡扣卡二扣合连接,所述固定贴的正面还设有报警器,所述固定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双面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口卡一与卡扣卡二结构相同,卡口卡一的内径与卡扣环的外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扣环的外壁缘口处设有凸起的定位圈,所述卡口卡一的内壁对应处设有扣合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灌肠袋的表面印刷有刻度标,所述刻度标的数值从下至上依次增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口卡一、卡口卡二以及固定贴均采用医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肛管长度为60cm且前端为水润滑型硅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5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镀膜玻璃多角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