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5052.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创(广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冲孔模、压弯模和第二冲孔模,所述压弯模设置在第一冲孔模与第二冲孔模之间,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连接导柱,所述第一冲孔模前侧设有第一手动阀,后侧设有第一卸料气缸,所述第二冲孔模前侧设有第二手动阀,后侧设有第二卸料气缸,设备运用多工序的冲孔及压弯机构,可实现管类冲孔和压弯的多工序自动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使用了气动系统,配合机械手可自动运行,生产节拍短,生产效率高,确保产品质量,并且由于多工位自动运行操作,降低了生产安全风险,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
背景技术
在管类生产加工中,目前市场上的管类的多工序冲孔及压弯加工主要使用单机设备来实现,在对管类多次冲孔及压弯的整体加工中依靠人工手动操作来联接完成,该生产方式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并且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管类冲孔压弯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冲孔模、压弯模和第二冲孔模,所述压弯模设置在第一冲孔模与第二冲孔模之间,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有连接导柱,所述第一冲孔模前侧设有第一手动阀,后侧设有第一卸料气缸,所述第二冲孔模前侧设有第二手动阀,后侧设有第二卸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孔模包括第一冲孔模具本体、第一动力模块、贯穿于第一冲孔模具本体的第一内管支撑模,所述第一动力模块下端连接有第一冲孔刀具、第二冲孔刀具,所述第一内管支撑模后端连接第一卸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孔模具本体底部设有第一废料仓。
进一步地,所述压弯模包括固定压弯模、设置在固定压弯模后侧的活动压弯模,所述固定压弯模包括上压弯模、下压弯模,所述上压弯模与下压弯模配合形成管料固定通孔,所述管料固定通孔内设有固定销。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压弯模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部的活动模体,所述活动模体设有半圆形槽,所述固定座与活动模体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孔模包括第二冲孔模具本体、第二动力模块、贯穿于第二冲孔模具本体的第二内管支撑模,所述第二动力模块下端连接有第三冲孔刀具、第四冲孔刀具,所述第二内管支撑模后端连接第二卸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孔模具本体前端设有二次定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冲孔模具本体底部设有第二废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用多工序的冲孔及压弯机构,可实现管类冲孔和压弯的多工序自动运行,提高了生产效率;设备使用了气动系统,配合机械手可自动运行,生产节拍短,生产效率高,确保产品质量,并且由于多工位自动运行操作,降低了生产安全风险,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视图之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视图之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上模板的立体结构视图之一;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上模板的立体结构视图之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冲孔模的立体结构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冲孔模的内部剖面处结构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弯模的立体结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创(广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源创(广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5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防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松动的光电子接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