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保存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8009.6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81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蔺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26;C12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46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核酸 采样 保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保存管,包括保存管管体和管盖,所述保存管管体呈圆管状且其一端设有管体开口,所述管盖与管体开口相适配且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还包括咽拭子棒,所述咽拭子棒包括咽拭子和连接杆,所述咽拭子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管盖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多节伸缩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将咽拭子采集和采样保存结合起来,便于采集人员操作且可避光、可防漏,还能防止咽拭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保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保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新冠病毒咽拭子的采集是将拭子和病毒保存管分开的,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1、使用时不方便;
2、采集完成后,剪断拭子棒的时候容易导致拭子污染;
3、病毒保存管盖子未进行防漏和限位处理。如果盖子未充分拧紧,常发生保存液外漏,且如果盖子拧的太紧,开盖时又很费力;
4、有时核酸采集人员将拭子留得太长,顶住盖子,拧紧拧开时费力且难以将盖子盖严实;
5、管壁透明无色,在实验室放置时,可能导致病毒核酸降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将咽拭子采集与采样保存结合起来的适用于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的保存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保存管,包括保存管管体和管盖,所述保存管管体呈圆管状且其一端设有管体开口,所述管盖与管体开口相适配且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还包括咽拭子棒,所述咽拭子棒包括咽拭子和连接杆,所述咽拭子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管盖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多节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杆体上设有折断处。
优选的,所述保存管管体通体呈棕色。
优选的,所述保存管管体侧壁表面设有磨砂区域。
优选的,环绕所述管盖内侧底部设有一圈防漏胶圈。
优选的,所述保存管管体和管盖在未使用状态下螺纹连接且两者被隔离膜塑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咽拭子采集和采样保存结合起来,咽拭子棒可伸缩的设置便于采集人员操作且通过棕色管体可避光,通过防漏胶圈可防漏,还能防止操作过程中咽拭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咽拭子棒和管盖立体示意图;
图3为咽拭子棒和管盖主视图;
图4为管盖内侧立体示意图。
图中:1-管盖、2-保存管管体、3-磨砂区域、4-咽拭子、5-连接杆、6-折断处、7-防漏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保存管,包括保存管管体2和管盖1,所述保存管管体2呈圆管状且其一端设有管体开口,所述管盖1与管体开口相适配且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咽拭子棒,所述咽拭子棒包括咽拭子4和连接杆5,所述咽拭子4一端与连接杆5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另一端与管盖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为多节伸缩杆,所述连接杆5杆体上设有折断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蔺县人民医院,未经古蔺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8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粉磨用具有稳定结构的选粉机
- 下一篇:一种测量精度高的轴承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