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冷凝液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8976.2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7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申利敏;林留户;焦钰山;张泽斌;杨鹏远;李友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07C7/00;C07C15/04;C21B7/24;C21B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地址: | 046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属于化工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冷凝液回收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排气管道中冷凝液占据排气通道影响正常排气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它包括外管、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和气液分离板,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设置在外管的内部且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在外管的粗细交界处连接,气液分离板设置在第一内管的下端且位于第二内管内,第一内管的上端设有排气口,第二内管超出外管的中部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冷凝液出口,外管的侧壁底部设有冷却水出水口,侧壁顶部设有冷却水进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气体和液体在冷却段内实现气液分流,降低排气阻力,并将冷凝液分离收集到储槽内进行再分离回收粗苯产品,不再进入真空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化工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冷凝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厂粗苯工序采用负压脱苯工艺,用水环式真空泵将塔内蒸发器抽出,蒸发器通过冷凝后,不凝气通过真空泵排放,由于水环式真空泵运行过程排气中换含有一部分未完全冷却的可凝汽粗苯、水蒸汽等,通过排气管道时,温度降低冷凝成液态沿着排气管道返回到真空罐中;
这种现象存在以下缺点:
一是排气管道中的冷凝液占据排气通道影响正常排气;
二是冷凝液量大时会出现排气管道喷液的问题;
三是排气过程中有一部分粗苯会通过排气管道排出造成产量损失及环境污染;
四是这部分冷凝液返回到真空罐使得真空罐中液体的沸点降低,影响真空泵运行效率,造成系统真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排气管道中冷凝液占据排气通道影响正常排气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炉槽下测量原燃料粒度组成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冷凝液回收装置,它包括外管、第一内管、第二内管和气液分离板,所述外管为上细下粗的管道,所述第一内管设置在直径小的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内管设置在直径大的外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在外管的粗细交界处连接,所述气液分离板设置在第一内管的下端且位于第二内管内,所述第二内管的上端与气液分离板之间的间隙设有密封板,所述第二内管的下端超出外管的下端且外管的下端与第二内管之间的间隙设有密封板,所述第一内管的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内管超出外管的中部设有进气口,下端设有冷凝液出口,所述外管的侧壁底部设有冷却水出水口,顶部设有冷却水进水口;
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的内部共同形成排气通道,所述第一内管、第二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冷却水通道。
进一步的,第二内管的直径大于第一内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板是沿第一内管的下端间隔性设置的一圈隔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冷却提高冷却效果,不同管径排气管使得气体和液体在冷却段内实现气液分流,降低排气阻力,并将冷凝液分离收集到储槽内进行再分离回收粗苯产品,不再进入真空罐,避免对真空泵运行产生影响;
2、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设备上进行改进,不影响日常的生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第一内管、3-第二内管、4-进气口、5-排气口、6-冷凝液出口、7-气液分离板、8-冷却水出水口、9-冷却水进水口、10-排气通道、11-冷却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8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剂原料用粉碎器
- 下一篇:自动定量充绒充棉机的夹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