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智慧泵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9741.5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赛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2 | 分类号: | E03B5/02;E03B7/00;E03B1/00;E03B11/00;E03B11/16;E04H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苏杰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智慧 泵房 | ||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智慧泵房包括房体、以及位于房体内的供水设备系统、智能电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泵房环境监测系统、泵房环境调节系统以及云端管理系统,供水设备系统、智能电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泵房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泵房环境调节系统均与云端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房体上设有分别与市政管网和用户用水管连接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所述房体上进水总管的高度低于出水总管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智慧泵房,将传统泵房与现代大数据智慧互联完美融合,在实现模块化定制、精细化生产以及标准化安装的同时,能够全面保障泵房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用于建筑供水、给水增压的一体化智慧泵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泵房智能化程度较低,功能比较简单,不便于监控和管理,并且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且泵房内的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情况主要依靠工作人员定期检测实现,无法对泵房的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泵房的建造一般为现场施工,建造效率低,泵房建造时,由施工者将建造泵房所需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搬运至居民生活区或工厂企业等进行现场施工,泵房房体建造完成后,再将水泵、管阀、水泵控制柜等供水设备安装于泵房内部,从而完成整个泵房的建造,这种泵房建造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施工工期较长,建造施工难度较大,其不仅需要较多的搬运设施搬运各种材料和设备,同时需要工人经常往复于原料地与施工地之间,建造极其不方便。如果泵站在地下室,机组设备不方便运入,甚至需砸墙砸窗才能进入,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体化智慧泵房,将传统泵房与现代大数据智慧互联完美融合、实现模块化定制、精细化生产以及标准化安装。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智慧泵房包括房体、以及位于房体内的供水设备系统、智能电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泵房环境监测系统、泵房环境调节系统以及云端管理系统,供水设备系统、智能电控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泵房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泵房环境调节系统均与云端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房体上设有分别与市政管网和用户用水管连接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所述房体上进水总管的高度低于出水总管的高度。
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房体采用框架结构焊接而成,所述房体的外墙面外敷成型有不锈钢板或碳钢喷塑板,所述房体的内墙面成型有环保塑木板,所述房体的外墙面和内墙面之间设置有隔音棉。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供水设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稳流罐和水泵机组,所述稳流罐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总管与市政管网相连接,所述水泵机组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出水总管与用户用水管相连接,所述稳流罐和所述水泵机组通过机组底座固定设置于房体的内侧底面。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智能电控系统包括变频控制柜,所述变频控制柜与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泵房环境监测系统以及云端管理系统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接收水质监测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以及泵房环境监测系统的信息数据并传递至云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所述变频控制柜还与供水设备系统以及泵房环境调节系统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接收云端管理系统的控制命令对供水设备系统输出水流的相关参数以及泵房内的环境相关参数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智慧泵房,所述安防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至少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泵房内侧和外侧,所述摄像头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与变频控制柜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赛泵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赛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9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