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泵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79829.7 | 申请日: | 202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9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峰;陈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徐好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泵壳体,包括泵壳组件,所述泵壳组件上设有用于夹持弹性管道的管道容置槽,所述管道容置槽两端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且两端的深度大于中段的深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弹性管道受压后快速吸收和排出液体,并延长弹性管道的使用寿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泵,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泵壳体。
背景技术
泵是一种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广泛应用于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传统的泵包括离心泵、隔膜泵、活塞泵,蠕动泵等。在化工、食品、制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对流量脉动和流量精度有较高要求,而传统泵无法完全满足要求,使用中无法保证产品质量。传统的蠕动泵(管道泵)是通过对管道的压死点移动吸入或排出液体,其虽具有便于清洗消毒,成本低的特点,但由于管道压死点受力大且易于疲劳,导致其使用寿命低,且其具有流态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有利于弹性管道受压后快速吸收和排出液体,并延长弹性管道的使用寿命的输液泵壳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泵壳体,包括泵壳组件,所述泵壳组件上设有用于夹持弹性管道的管道容置槽,所述管道容置槽两端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且两端的深度大于中段的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壳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泵壳和第二泵壳,所述管道容置槽包括设于第一泵壳靠近第二泵壳的一侧的第一管道容置槽、以及设于第二泵壳靠近第一泵壳的一侧的第二管道容置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和第二管道容置槽均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C形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泵壳和第二泵壳上下相对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容置槽和第二管道容置槽内均设有多个用于防止弹性管道移动的限位凸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从限位凸起的中部至两端,限位凸起的宽度逐渐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现有的管道容置槽各处的深度及宽度是基本一致的,不利于布置于其中的弹性管道受挤压后形成压差,且影响弹性管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泵壳体,内部的管道容置槽两端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且两端的深度大于中段的深度,弹性管道受挤压时内部流体更容易形成压差,快速的吸液和排出液体。同时,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该种结构的管道容置槽与各凸部形成的这种特殊空间,有利于延长弹性管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输液泵第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输液泵第二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摆盘组件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摆盘组件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摆盘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泵壳体中的第一泵壳或第二泵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泵壳体中的第一泵壳或第二泵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输液泵壳体中的第一泵壳或第二泵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主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未经楚天源创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79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