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锁闭型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0152.9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7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康;成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农孚德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张腾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闭型 培养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闭型培养皿,包括皿盖、皿底、插销,皿底、皿盖边缘的环形侧裙板相对的一面设有相互对应的两个凹槽,皿底的凹槽中粘贴有磁性贴片,皿盖的凹槽中设有可转动的磁性活页,皿盖上粘贴有圆形ITO加热膜。当皿盖扣在皿底上时,活页对准皿底的凹槽,磁性贴片吸住活页,使活页转动,使凹槽能阻挡活页拔出皿盖、皿底,即使培养皿意外流出实验室,外部人员也难以取出插销,因此皿盖与皿底无法分离,培养皿内含有细菌的培养基因此不会泄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试验中使用的培养皿,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锁闭型培养皿。
背景技术
培养皿是由一个皿盖和一个皿底组成,在培养微生物时只需要向皿底内倒入冷却的液态培养基,盖上皿盖后,在培养皿的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培养空间,培养皿内培养基接种细菌后放入恒温培养箱培养。
在食品安全生物实验室检测的细菌包括很多致病细菌,当实验室管理疏忽时存在接种了细菌的培养皿被带出实验室的可能,或者在操作人操作不当时也存在打落培养皿,造成含细菌的培养基洒落地面的可能,这些都会产生细菌的意外泄露和污染。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解决方案是,设计螺纹连接的皿盖和皿底,但当培养皿流出实验时,培养皿容易被打开,存在细菌污染环境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闭型培养皿,当皿盖扣在皿底上使活页对齐凹槽二后,活页对齐皿底的环形侧裙板中的凹槽二,磁性贴片吸住叶片,可通过凹槽二阻挡活页拔出皿盖和皿底,即使培养皿意外流出实验室,外部人员也难以取出插销,因此皿盖与皿底无法分离,培养皿内含有细菌的培养基因此不会泄露。
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是:皿盖和皿底边缘均设有环形侧裙板,所述皿盖边缘的环形侧裙板内周设置有凹槽一,凹槽一与活页转动连接,该活页的转动轴与皿盖垂直,且活页选用磁性材料制作,所述活页靠拢凹槽一时与皿盖的环形侧裙板内周表面对齐,所述皿底边缘的环形侧裙外周设有与活页对应的凹槽二,凹槽二内靠近皿底中心的一侧粘贴有磁性贴片,当皿盖扣在皿底上使活页对齐凹槽二后,活页能被磁力吸引向磁性贴片转动,让活页被凹槽二阻挡无法从凹槽二中拔出,所述皿盖和皿底的环形侧裙板相对的一面还设有相互配合的滑槽和凸条,滑槽和凸条垂直于皿盖,用阻止皿盖相对皿底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皿盖的上表面还粘贴有不透明的第一环形遮挡圈,第一环形遮挡圈的外径与皿盖的外径相同,第一环形遮挡圈的内径与皿底的环形侧裙板的内径相同,第二环形遮挡圈阻挡从皿盖外观察活页。
进一步地,所述皿盖的圆环形侧裙板的外周还粘贴有不透明的第二环形遮挡圈,第二环形遮挡圈阻挡从皿盖外观察活页。
第一/第二环形遮挡圈可使用书写纸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闭型培养皿的使用方式:使用磁铁沿皿盖的侧圆周面靠近活页时,可使活页被磁铁吸引转向靠近磁铁的一侧并对齐皿盖的环形侧裙板,即可打开皿盖,方便实验室内操作人员进行培养液添加和细菌接种工作,操作完毕将活页对准凹槽二,再次将皿盖扣在皿底上,皿盖和皿底即可自锁,即可放心使用,不必担心意外打落培养皿后,培养基和细菌泄露。
不清楚培养皿特征的非实验人员即使意外从实验室取出了培养皿,也不清楚如何能打开培养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闭型培养皿的立面剖面示意图;
图2为皿底的B-B面剖视图;
图3为皿底的C-C面剖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农孚德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未经中农孚德检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0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轨道交通工业园区建筑装配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