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矿用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3173.6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辉;郭宾宾;卞英娟;马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亨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42;F04D2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效果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矿用水泵,包括底板、连接块、螺杆、电机、第一储水壳、出水管、水泵本体和第二储水壳,所述电机的一端连通安装在水泵本体的一端,所述电机和水泵本体的下端均通过支撑块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均固定有密封垫,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活动安装在水泵本体一端的两侧,所述螺杆连通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螺纹安装有螺帽,且螺帽位于连接块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矿井湿度较大环境的水泵进行散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矿用水泵。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620221299.8】,公开号【CN205423139U】,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泵散热结构,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水泵散热性差的问题。本水泵散热结构,包括泵体,泵体外侧设有若干条形相互平行的散热筋,散热筋上设有沿散热筋长度方向设置的插孔,且插孔内插有空心水冷管,且若干散热筋内的水冷管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弯曲的水冷通道,还包括固定在泵体上的罩盖,罩盖上设有进水接口,且水冷通道一端通过软管与泵体进水口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进水接口连接,且软管位于罩盖内。在泵体工作时,不断引水在水冷通道内,对泵体进行散热,而且均为可拆卸式,方便进行改装,同时软管位于罩盖内,使得整体结构十分紧凑。
水泵在长时间工作后,内部温度较高,不对水泵进行降温,容易对水泵造成损害,较小水泵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水泵均是在内部结构上进行改变,但是降温效果较差,且适用的环境受到限制,现在需要一种有利于适用于矿井湿度较大环境的散热水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矿用水泵,具备能够对矿井湿度较大环境的水泵进行散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泵均是在内部结构上进行改变,但是降温效果较差,且适用的环境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矿用水泵,包括底板、连接块、螺杆、电机、第一储水壳、出水管、水泵本体和第二储水壳,所述电机的一端连通安装在水泵本体的一端,所述电机和水泵本体的下端均通过支撑块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均固定有密封垫,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活动安装在水泵本体一端的两侧,所述螺杆连通安装在通孔内,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螺纹安装有螺帽,且螺帽位于连接块的外侧,所述第一储水壳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第二储水壳的上端中间处连通安装有连通管。
优选的,所述水泵本体背离电机的一端中间处连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水泵本体位于进水管的一端上侧中间处连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第二储水壳的一侧中间处连通安装有连通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呈圆弧状,且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的内侧弧度与水泵本体的外侧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储水壳和第二储水壳通过密封圈与水泵本体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第二储水壳上的连通管均与出水管与第二储水壳相互垂直,所述出水管与第二储水壳上的连通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和连通管的直径均相等,所述出水孔和连通管均位于水泵本体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亨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亨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31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喷煤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溞培养及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