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4948.1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9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洋洋;葛强;王峦;马威;邵春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世纪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系统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包括侧壁带有透水孔的防护透水套管,在防护透水套管的上端安装有顶部带有多个排出管的汇集盒,在防护透水套管的下端安装有分发盒,在汇集盒与分发盒之间安装有多个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包括换热管本体,在换热管本体的上端设有上部缩口、下端设有下部缩口,上部缩口的端部与汇集盒连通,下部缩口的端部与分发盒连通,在换热管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换热翅片;还包括输送管,输送管穿过汇集盒的中部且下端与分发盒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施工的可行性高,运营阶段取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供热系统是指利用地热能为主要热源的供热系统。地热能为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地热供热系统按照地热流进入供热系统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直接供热即把地热流直接引入供热系统,间接供热即地热流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的循环水,地热流不直接进入供热系统。在制订地热的供热方案时,既要考虑综合利用地热能(将地热用于供暖、热水供应、工农牧业),又要考虑梯级利用地热能(尽量增大地热流温差,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热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日益重视,传统对地热水进行直接采集使用的方式逐渐得到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取热不取水”技术,“取热不取水”是指只采集使用地热水源中的热能而不对地热水进行采集,这样既实现了供热系统的热源获取,又避免了由于地热水源的过渡采集导致的地下水位变化等问题,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地热供热技术。“取热不取水”的核心是在不采集地热水源的基础上获取地热水源中含有的热能,目前,典型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中深层中心管换热器技术(也称为地岩板换热技术),这种技术是在常规地热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进行单井换热;另一种为U型对接井换热技术,是通过开凿一对地热井,在储热层进行U型对接,可实现“一采一灌”平衡模式。以上两种技术形式均对井下热储层不构成干扰,实现只取热不取水。
由于后一种技术形式下需要开凿回灌井并且将回灌井与采集井在下部贯通,因此工程的施工成本远高于前一种技术形式,在考虑项目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当前条件下,“取热不取水”以单井换热的形式为主。在此种技术形式下,对井下储热层地热水源中的热能进行换热取热尤为关键,直接决定了地热采集井的施工可行性以及对热能的取热效率,这进一步决定了地热供热系统工程的运营成本及收益。
现有技术中的取热装置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可行性差,施工后的运营阶段对地热水源的热能取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可行性高、取热效率高的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热取热系统的密封取热装置包括侧壁带有透水孔的防护透水套管,在防护透水套管的上端安装有顶部带有多个排出管的汇集盒,在防护透水套管的下端安装有分发盒,在汇集盒与分发盒之间安装有多个换热管组件;换热管组件包括换热管本体,在换热管本体的上端设有上部缩口、下端设有下部缩口,上部缩口的端部与汇集盒连通,下部缩口的端部与分发盒连通,在换热管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换热翅片;还包括输送管,输送管穿过汇集盒的中部且下端与分发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世纪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世纪天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4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餐桌椅
- 下一篇:一种小儿呼吸道清洁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