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087873.2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勇;佟丙辛;朱高玄;李书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23/14 | 分类号: | B02C23/14;B02C13/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刘兰芳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颗粒 有机肥 筛选 废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水平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筛选机构。该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筛选机构,利用过滤板一与筛选叶片配合,使颗粒大小合适的颗粒有机肥得到筛选,通过调节机构将较大的颗粒有机肥通过连接管导入粉碎筒内部,通过皮带轮传动,使粉碎杆转动将较大的颗粒有机肥进行粉碎处理,然后通过搅拌叶片和搅拌板将粉碎后的较大颗粒有机肥与较小的颗粒有机肥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利用传送带直接将混合料送到圆盘内部进行造粒;该装置不仅可以减少废料的产生率,更主要的作用是有助于提升圆盘的造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机肥加工中,现有的生产线都是由搅拌机、造粒机、烘干机、冷却机等进行前序加工生产,颗粒有机肥经过烘干之后进行冷却,然后冷却后的产品经筛分机筛分,目前有机肥生产线在筛分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料。传统工艺中,是将筛网产生的废料,直接传送到废料仓中,大大提高废料的产生率,减少了对有机肥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颗粒有机肥筛选废料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水平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侧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下方设置有粉碎搅拌机构;
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筛选筒、过滤板一、电机、转动杆、筛选叶片、过滤网二、出料板和进料盖;所述筛选筒竖直上下贯穿箱体设置,所述筛选筒底面开口设置,所述过滤板一设置在筛选筒内部,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筛选筒顶面,所述转动杆竖直设置在筛选筒内部,所述转动杆底端从上往下依次贯穿过滤板一、筛选筒和固定板通过轴承座一与箱体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筛选叶片固定设置在转动杆侧面,所述筛选筒侧面竖直开设有出料通槽,所述过滤网二和弧形板竖直设置在出料通槽内部;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筒、限位块、阻料板、转动套、螺纹杆和连接管,所述固定筒水平贯通设置在筛选筒侧面,所述阻料板滑动设置在固定筒内部,所述转动套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箱体侧面,所述螺纹杆表面与转动套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筛选筒内部与阻料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顶端与固定筒底面贯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一为倒漏斗状,所述过滤板一底端边沿与筛选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表面与过滤板一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底面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脚,所述箱体侧面贯通设置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杆底端贯穿筛选筒与转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筛选叶片侧面与过滤板一表面与筛选筒内壁接触,所述筛选叶片由橡胶板制成,所述进料盖铰接设置在筛选筒顶面。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二侧面与出料通槽内壁固定连接,弧形板前后侧面与出料通槽内壁滑动连接,弧形板顶端贯穿出料通槽并延伸至筛选筒上方。
优选的,所述出料板为U型板设置,所述出料板左右贯穿筛选筒设置,所述筛选筒一端与出料通槽内部贯通设置,方便导料。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部顶面水平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部,所述阻料板顶面与限位块底面固定连接,防止阻料板位置偏移。
优选的,所述粉碎搅拌机构包括粉碎筒、粉碎杆、漏板、导料板、两个皮带轮、搅拌叶片、清洁板和搅拌板,所述粉碎筒固定设置在箱体内壁,所述粉碎杆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下方,所述粉碎杆底端通过轴承座二与箱体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粉碎杆顶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粉碎筒内部,所述粉碎杆顶端表面和粉碎筒内壁分别交错设置有粉碎齿,所述漏板转动套设在粉碎杆表面,所述漏板侧面与粉碎筒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在粉碎杆表面和转动杆表面,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粉碎筒顶面与连接管底端贯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087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