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肢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03816.9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9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明;杨菲;邹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35002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身 麻醉 手术 肢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弧固定板、固定底座、固定脚、锁紧旋钮;所述半圆弧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脚上,所述锁紧旋钮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脚一侧;该装置为手术中全身麻醉的患者提供了一个肢体保护装置,该装置采用内凹的圆弧板于手术床上包覆于患者两侧,实现患者肢体的限位,避免患者肢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肢体四处移动,造成损伤,摒弃了传统的布带固定的方式,使得术中患者肢体固定更方便,更快捷,患者直接躺到手术床上即可,简化了手术的流程,且其内侧设有硅胶层,在固定肢体时不会对患者造成压迫损伤,提升了肢体固定保护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同时保障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其过程必须由麻醉医师完成。现在,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专门的独立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学、急救复苏医学、重症监测治疗学、疼痛诊疗学和其他相关医学及其机制的研究,是一门研究麻醉、镇痛、急救复苏及重症医学的综合性学科。
手术麻醉一般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使患者意识消失而周身无疼痛感觉的过程。这种麻醉方式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特点是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体验不到疼痛。最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特点是采用静脉麻醉药或吸入麻醉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术中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麻醉医师麻醉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麻醉气体浓度等监测。
全身麻醉包括:静脉全身麻醉(有静脉注射药物完成的麻醉)和吸入全身麻醉(静脉注射药物的同时复合吸入麻醉气体的麻醉)。气管插管包括经口腔插管法和经鼻腔插管法(适用于口腔手术及不能从口腔插管的患者)。
在全身麻醉的手术过程中,针对肢体的保护存在以下不足:
现目前,针对全身麻醉的手术中对患者的肢体,比如手臂的保护多是采用布带直接将手臂缠绕在人体的周身,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手臂无法自主控制放置,使得手臂处于游离状态,在复杂的手术环境中损伤,同时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但是,使用布带固定患者肢体,首先操作十分不便,费时费力,其次长时间的缠绕固定,容易对患者肢体造成压迫,形成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肢体固定装置,该装置为手术中全身麻醉的患者提供了一个肢体保护装置,该装置采用内凹的圆弧板于手术床上包覆于患者两侧,实现患者肢体的限位,避免患者肢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肢体四处移动,造成损伤,摒弃了传统的布带固定的方式,使得术中患者肢体固定更方便,更快捷,患者直接躺到手术床上即可,简化了手术的流程,且其内侧设有硅胶层,在固定肢体时不会对患者造成压迫损伤,提升了肢体固定保护的质量;同时,该装置固定患者肢体的半圆弧板上还开设有圆孔,通过圆孔可直接对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麻药注射,方便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操作;其次,该装置可拆的连接在手术床侧边的钢轨上,本身可沿着钢轨滑动,装置本身固定肢体的圆弧板设计为可自由向内收缩的形式,即整个装置固定的圆弧板既能向内收缩,也能沿着手术床钢轨上下滑动,如此该装置即能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在实际实用中适用性更强,还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调节固定圆弧板,使其达到最舒适的固定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身麻醉下手术中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弧固定板、固定底座、固定脚、锁紧旋钮;
所述半圆弧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上,所述固定底座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脚上,所述锁紧旋钮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脚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03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丝光棉经纬混合针织印花面料
- 下一篇:一种铝模板传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