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0182.X | 申请日: | 2021-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惠玲;陈柏任;王天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0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电缆 终端 覆冰爬电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位于实验箱体内部的电缆终端,还包括往实验箱体内注入水雾的水雾制造器、对实验箱体进行降温的制冷系统以及对电缆终端进行爬电测试的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电缆终端上模拟覆冰现象,完成电缆终端上覆冰爬电的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终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动车组电缆动车从接触网获取电力进而转化成动力的关键设备,动车组电缆终端长期暴露在车体外部,动车组列车在寒冷环境下运行时,动车组电缆终端极易覆盖一层冰霜,降低了终端表面的绝缘性能,致使电缆终端表面发生爬电现象,威胁动车组的安全运行,为探究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的相关过程,需要对其进行覆冰爬电实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64763A,公开日期2018年11月30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极大温差下车载电缆终端局部放电实验系统与方法。由高温加热模拟系统,低温环境模拟系统,温度集成控制系统和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组成;高温加热模拟系统置于低温环境模拟系统的腔体内,温度集成控制系统和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置于低温环境模拟系统的腔体外,该专利利用低温试验箱以及试验油杯中的加热装置,对电缆终端进行高低温交替试验,由温度集成控制系统快速调节温度变化模拟极端工况运行;但是该专利并不能模拟电缆终端覆冰情况,无法对电缆终端进行覆冰模拟的实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缆终端的实验装置不能模拟出覆冰环境,不能对电缆终端进行覆冰爬电实验的缺点。提供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电缆终端上模拟覆冰现象,完成电缆终端上覆冰爬电的实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组电缆终端覆冰爬电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体和位于实验箱体内部的电缆终端,还包括往实验箱体内注入水雾的水雾制造器、对实验箱体进行降温的制冷系统以及对电缆终端进行爬电测试的测试系统。
本技术方案中,电缆终端在实验箱体内放置,水雾制造器制造的水雾进入实验箱体内,电缆终端附着水珠或水膜后关闭水雾制造器,开启制冷系统,快速降低实验箱体的温度,电缆终端上的水珠或水膜凝结成冰,测试系统对电缆终端进行爬电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终端本体、终端伞裙和终端铜鼻,所述终端本体连带终端伞裙和终端铜鼻伸入所述实验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水雾制造器包括喷雾器和软管,所述喷雾器位于所述实验箱体的外部,所述软管位于所述实验箱体的内部,所述软管的两端伸出实验箱体接入所述喷雾器,所述软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嘴。本技术方案中,喷雾器产生的气雾输入软管,气雾在软管内运输,再从软管的喷嘴喷出,喷出的气雾在实验箱体内部附着在电缆终端上,在电缆终端上形成水珠和水膜。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器上设有水位计。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水位计看到喷雾器内的水位情况,还能通过水位计下降的数值把控形成水雾的水量。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和制冷盘管,所述制冷压缩机位于所述实验箱体的外部,所述制冷盘管与所述制冷压缩机形成制冷回路,所述制冷盘管位于所述实验箱体内,所述制冷管内设有制冷剂。本技术方案中,制冷压缩机启动后将温度低的制冷剂在制冷回路中循环,制冷盘管能迅速降低实验箱体的温度,使得电缆终端上附着的水珠或水膜凝结成冰。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箱体的内壁设有夹层,所述制冷盘管位于所述夹层中。本技术方案中,制冷盘管固定在夹层中,对实验箱体进行制冷。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系统包括对电缆终端施加电压的工频高压电源,工频高压电源通过导线与电缆终端形成测试回路,所述测试回路上还设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上设有高频电流传感器,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与所述高频电流传感器连接的示波器。本技术方案中,工频高压电源对电缆终端输入高压电流,接地线上的高频电流传感器检测爬电产生的放电信号,示波器能够显示放电信号的波形,便于实验人员进行实验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01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