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0699.9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2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雨;卢建利;姜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湿地 河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1.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污水初步处理且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漂浮物收集组件(11)的初步过滤桶(1),所述初步过滤桶(1)内部由上到下分为:第一过滤层(12)、第二过滤层(13)、第三过滤层(14)和出水腔(15),每层之间通过过滤网(17)隔开;
用于污水进一步净化且与初步过滤桶(1)连接的净化组件(2),所述净化组件(2)内设有人工湿地,所述人工湿地由上到下呈阶梯状,包括:分别种植有水生植物的第一吸收水槽(210)、第二吸收水槽(211)和第三吸收水槽(212),所述第一吸收水槽(210)、所述第二吸收水槽(211)和所述第三吸收水槽(212)均为圆柱形水槽,且直径依次增大,人工湿地还包括位于人工湿地中心位置且纵向贯穿第一吸收水槽(210)、第二吸收水槽(211)和第三吸收水槽(212)的中通管(214),人工湿地底部设有基层(213),所述基层(213)一侧底部设有穿出所述净化组件(2)的用于将处理后污水通入河道的第二出水管(28),基层(213)内连接有插入水面的吸水管(27),所述吸水管(27)纵向连接有位于中通管(214)内的第一水泵(26)入水口,所述第一水泵(26)的出水口通过第一三通(23)连接有第四入水管(24)和第五入水管(25),所述第四入水管(24)和所述第五入水管(25)分别连入第一吸收水槽(210),人工湿地底部还固定有数个与净化组件(2)底部内壁连接的支撑杆(215);
用于将所述初步过滤桶(1)初步处理后的污水通入所述净化组件(2)的第二水泵(3),所述第二水泵(3)的入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18)连接有与所述出水腔(15)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10),第二水泵(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三通(29)连接有第二入水管(21)和第三入水管(22),所述第二入水管(21)和第三入水管(22)分别连入所述第一吸收水槽(2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收集组件(11)与初步过滤桶(1)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漂浮物收集组件(11)底部设有过滤网(17),漂浮物收集组件(11)顶部连接有用于引入河水的第一入水管(111),漂浮物收集组件(11)一侧通过销轴(16)转动连接有扣盖(112),所述扣盖(112)的另一侧通过锁定组件(19)与漂浮物收集组件(11)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19)包括:固定在扣盖(112)外侧边缘的母锁扣(192)和固定在所述初步过滤桶(1)外侧边缘的公锁扣(19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锁扣(192)内设有卡槽(195),所述公锁扣(191)上设有用于卡入所述卡槽(195)的固定块(193),所述固定块(193)设有用于使公锁扣(191)和母锁扣(192)卡合的卡条(19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物收集组件(11)为过滤污水中废物的空腔,所述第一过滤层(12)内填料为沸石,所述第二过滤层(13)内填料为活性炭,所述第三过滤层(14)内填料为吸附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06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层取用的舟皿托架
- 下一篇:一种麻醉科用麻醉器具放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