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3283.2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成超;邓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汉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F23J1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云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高温 烟气 循环 使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烟气吸收罩和烟囱,所述烟气吸收罩的一侧通过分流套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烟气吸收罩的另一侧焊接有孔板,所述孔板上通过镶嵌方式安装有布水管。该实用新型的烟囱的一端安装有螺头,通过螺头方便使烟囱与垃圾焚烧炉的连接固定,在烟囱的一侧焊接有插套,在分流套的一端设置有插头,且插头与插套镶嵌固定连接,配合烟囱使用安装有烟气吸收罩,方便更换,该实用新型的烟气吸收罩的内部安装有孔板,在孔板与烟气吸收罩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烟气传热腔,通过其可以对烟气中的热量均匀吸收至孔板的内腔,使孔板内的冷水吸收热量转换为热水,在孔板上安装有布水管,通过其方便将热水供给生活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用来对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使其可以对余热进行回收,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设施必须配有烟气处理设施,防止重金属、有机类污染物等再次排入环境介质中。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可达到废物资源化的目的。
目前阶段的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垃圾焚烧炉与烟囱的安装拆卸不方便,且烟气的热量回收效率低,回收不够彻底,无法供给生活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垃圾焚烧炉与烟囱的安装拆卸不方便,且烟气的热量回收效率低,回收不够彻底,无法供给生活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包括烟气吸收罩和烟囱,所述烟气吸收罩的一侧通过分流套与烟囱固定连接,所述烟气吸收罩的另一侧焊接有孔板,所述孔板上通过镶嵌方式安装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烟气吸收罩的内侧设置有烟气传热腔;所述烟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头和防护盖,所述螺头的中部设置有输气中空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烟囱的一侧焊接有插套,所述分流套的一端设置有插头,且插头与插套镶嵌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烟气传热腔设置在烟气吸收罩与孔板之间,所述孔板的内部设置有储水箱。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套的两侧均通过镶嵌方式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烟气吸收罩的外侧镶嵌固定连接,且输气管与烟气传热腔贯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烟囱上设置有接管孔,所述接管孔上安装有回流管,且回流管的一端与烟气吸收罩的外侧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孔板的外侧设置有吸热层,所述孔板上设置有七个布水管安装孔,且布水管与布水管安装孔镶嵌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的烟囱的一端安装有螺头,通过螺头方便使烟囱与垃圾焚烧炉的连接固定,在烟囱的一侧焊接有插套,在分流套的一端设置有插头,且插头与插套镶嵌固定连接,配合烟囱使用安装有烟气吸收罩,方便更换。
2、该实用新型的烟气吸收罩的内部安装有孔板,在孔板与烟气吸收罩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烟气传热腔,通过其可以对烟气中的热量均匀吸收至孔板的内腔,使孔板内的冷水吸收热量转换为热水,在孔板上安装有布水管,通过其方便将热水供给生活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高温烟气循环使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吸收罩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烟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烟气吸收罩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汉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汉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3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