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19424.1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9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洪涛;蔡志伟;景尤佳;韩春光;何岩;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正达交通建设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李岱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板 尺寸 变化 划线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所述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划线机构和四个固定组件;所述划线机构包括有两个把手、横板、螺纹杆、电机、移动块、液压缸、移动板和三个划线组件,两个所述把手均固定安装在框体上,所述横板固定安装在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横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可以对泡沫板的尺寸进行划线定位,其能一次性实现多块泡沫板并排放入工装内直接定位划线,极大地缩短了试验周期,方便使截取的每一块泡沫板尺寸都能在规定范围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沫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
背景技术
泡沫板主要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堤坝等伸缩缝的接缝密封,其尺寸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接缝密封的有效性,我国现行标准严格规定了泡沫板加热尺寸变化率的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也对泡沫板加热尺寸变化率检测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没有具体说明泡沫板表面检测尺寸变化所需的纵横各条线段具体的实现形式。
但是,目前完成所述线段采用的是钢直尺测量定位、人工划线的方式,而且定位及划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人工用钢直尺定位误差大,造成直线间距不均,难以对泡沫板性能进行有效把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泡沫板的尺寸进行划线定位,其能一次性实现多块泡沫板并排放入工装内直接定位划线,极大地缩短了试验周期,方便使截取的每一块泡沫板尺寸都能在规定范围的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板尺寸变化率划线工装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划线机构和四个固定组件;所述划线机构包括有两个把手、横板、螺纹杆、电机、移动块、液压缸、移动板和三个划线组件,两个所述把手均固定安装在框体上,所述横板固定安装在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横板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板的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螺纹安装在螺纹杆上,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移动块的顶部,所述移动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输出轴上,三个所述划线组件均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划线组件包括有安装块和两个划线笔,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划线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两个凹槽内;四个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圆杆和伸缩弹簧,所述圆杆滑动安装凹槽内,所述圆杆的一端延伸出凹槽外,所述圆杆延伸出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伸缩弹簧滑动安装在圆杆上,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拉手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框体上设有两个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包括有方型块、转动杆、蛇形压紧块和扭簧,所述方型块固定安装在框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方型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方型块上,所述蛇形压紧块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所述扭簧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扭簧一端与转动槽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蛇形压紧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体上开设有三个划线槽,三个所述划线槽呈等距排列,所述把手上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框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刻度尺,两个所述把手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框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旋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活动嵌套有多个滚珠,多个所述滚珠与圆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圆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与划线笔的两侧外壁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正达交通建设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吉林省正达交通建设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19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