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炉架内炉头套装式防风聚能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24890.9 | 申请日: | 202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36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飞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炉 架内炉头 套装 防风 聚能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燃气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炉架内炉头套装式防风聚能罩,该防风聚能罩是一个防风装置,防风装置套装在炉体中间的圆柱形燃烧器的外表面上并固定,并且被与燃烧器同轴放置的环形锅架罩住;其特征在于:防风装置包括有圆环套架和圆锥防风环,圆锥防风环套装在圆锥防风环上并焊接固定;圆锥防风环还包括有防风环本体、外部点火孔、兼作排水孔的进气孔和弧型凹槽部;外部点火孔是形成于防风环本体中部的通孔,弧型凹槽部形成于风环本体底部,进气孔是形成在弧型凹槽部的的凹槽内的圆环阵列均布的通孔。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达到了全方位的防风效果、空气流通好和聚能的技术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炉架内炉头套装式防风聚能罩。
背景技术
燃气炉燃烧时,周围的空气流动会使燃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被燃烧后产生的火焰变小,因此空气的流通对气体燃烧造成了影响。而防风圈就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在火焰周围树立一圈“挡风板”,阻止风对火焰的入侵,来使得相同火力下使用了防风圈的燃气灶的火力更大。
现有家用燃气灶燃烧器产生的火焰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离焰、脱火、黄火等现象,不仅对燃烧效率产生影响,而且燃烧不充分还导致一氧化碳气体增多,对室内空气带来污染,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因此,燃气灶防风圈既要起到防风的效果以阻止风对火焰的入侵,也要保持空气的流通以防止出现离焰、脱火、黄火等不充分燃烧现象。
现有技术的防风圈要么无法得到防风效果,要么防风效果好了然而空气流通差,同时具有防风效果和空气流通好的防风圈结构较为复杂,实用性不高。
特别地,使用中,有些风是从燃气炉底部往上吹,现有技术中无法防止来自燃气炉底部吹上流的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炉架内炉头套装式防风聚能罩,该防风聚能罩是一个防风装置4,所述防风装置4套装在炉体1中间的圆柱形燃烧器2的外表面上,并且被与燃烧器2同轴放置的环形锅架3罩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装置4包括有圆环套架41和圆锥防风环42,所述圆锥防风环42套装在圆环套架41上并焊接固定;所述圆锥防风环42还包括有防风环本体420、外部点火孔421、兼作排水孔的进气孔422和弧型凹槽部423;外部点火孔421是形成于防风环本体420中部的通孔,弧型凹槽部423形成于防风环本体420底部,进气孔422是形成在弧型凹槽部423谷底的圆环阵列均布的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422为圆形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422正下方放置有圆环凹槽型的集水槽5,所述集水槽5用于收集兼作排水孔的进气孔422流下的水并可拆卸清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圆锥防风环42还包括包边部424,所述包边部424形成在防风环本体420顶部并向下延伸包围住防风环本体420的部分或者全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422为长圆形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422为水滴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风装置4直接套装在炉体1中间的圆柱形燃烧器2的外表面上,可以防底部及周围的来风,结构简单,且不需要改变现有燃气炉的结构即可使用,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孔422设置在弧型凹槽部423的凹槽处,使得进气孔 422不仅有进气功能同时也具有排水效果,而弧型凹槽部423的弧形有利于水滑落,达到排流防污效果,具有很好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炉体1上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飞,未经肖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24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输送的密封胶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级进模的废料收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