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捆机喂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0294.1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瑞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雷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10 | 分类号: | A01F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捆 机喂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打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捆机喂入装置,包括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一侧安装有捡拾装置,分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喂入组件,喂入组件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喂入组件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化设计,突破了打捆机的喂入机构采用滚筒式和绞龙式传送秸秆的传统设计思路,通过四杆机构实现了秸秆从捡拾装置到打捆装置的传送,在充分考虑了打捆机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该喂入机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秸秆传送效率高,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打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捆机喂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多样、分散、量大、收储季节性强,储存、运输空间大,储运成本已成为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的瓶颈,所以根据实际需要,把农作物秸秆打成高密度的捆后再储运,是降低商业化成本及规模化利用的关键。
申请号为202021941418.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打捆机的捡拾喂入装置,该捡拾喂入装置包括:捡拾器,设置于整机前端,并铰接于机架;捡拾台体,设置于所述捡拾器的后端,并固定于所述机架;和喂入绞龙,转动连接于所述捡拾台体内;所述捡拾器的两侧下方设置托板,所述托板的前端铰接于所述捡拾器,其后端与所述捡拾台体可调节高度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可根据实际作业情况调节捡拾器相对地面的高度,能够有效承托起捡拾器的弹齿尖离地间隙,从而避免弹齿直接与地面刮擦,降低弹齿损坏率;能够降低作业中弹齿的损坏率,降低捡拾台体的堵草率,且提高了整机的检修便利性,各结构可调整拆卸以便适应更多的作业环境,但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喂入绞龙传送秸秆,存在秸秆传送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秸秆传送效率高的打捆机喂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打捆机喂入装置,包括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一侧安装有捡拾装置,分隔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喂入组件,喂入组件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喂入组件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的支撑组件。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喂入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杆靠近第一支撑板一端的外表面上套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第一固定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拨料板,第一拨料板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杆靠近第二支撑板一端的外表面上套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固定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化:两个第二固定板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接板相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拨料板,第二拨料板靠近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杆靠近分隔板的一侧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分别与第二连接板、第一拨料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拨料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拨料板和第二拨料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三拨料板,多个第三拨料板均与支撑轴固定连接,多个第三拨料板沿支撑轴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瑞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雷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瑞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雷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0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