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与梁或剪力墙搭接长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0894.8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8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卓;赵志佳;向祚琰;彭伟康;徐煌;王新军;张江琪;曾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剪力 墙搭接 长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板与梁或剪力墙搭接长度控制器,包括对称布置的两限位组件及将它们连接成整体的调节构件,限位组件包括调节杆、垫板和限位板,垫板垂直固定于调节杆的外端,限位板垂直固定于调节杆的外端段,且垫板外侧和限位板外侧之间的间距为10mm,通过调节构件实现两限位组件之间间距的调节。本控制器安装时通过调节构件调节两限位组件之间的间距,使两限位组件的垫板分别支撑于框架梁或者剪力墙模板两侧。叠合板吊装时,可通过控制器两端的限位板控制叠合板在框架梁或者剪力墙上的支撑长度精度为10mm,保证现浇结构及叠合板受力安全。两组限位组件之间的间距可调,所以本控制器具有通用性,可适用于在不同厚度的框架梁及剪力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叠合板与梁或剪力墙搭接长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理念和绿色施工理念不断推广,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作为装配式建筑中极为常见的预制构件,叠合板是一种水平中间型构件,在实际的安装施工操作当中,首先要进行预制板的铺装,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在预制板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使预制板和混凝土浇筑层形成叠合楼板整体。
叠合板的支撑端一般为框架梁或者剪力墙,由于框架梁及剪力墙为建筑的主要受力构件,为保证其截面尺寸,避免因截面尺寸突变而造成刚度突变,影响其受力性能,叠合板在框架梁及剪力墙上的搭接长度仅为10mm。搭接长度过大会影响现浇构件的截面尺寸,搭接长度过小时,容易造成叠合板支座端发生滑移或因应力过大发生破坏。
为保证结构安全,需要对叠合板安装时其支座支撑长度进行控制,保证其两侧搭接长度为10mm。
而目前叠合板吊装时,其两端的支撑长度一般采用卷尺进行量距,或者采用卷尺+红外水平仪进行辅助定位,存在以下缺陷:
(1)叠合板支撑长度采用卷尺进行测量时,受测量工具本身存在的误差读数误差的影响较大;
(2)叠合板支撑结构现浇框架梁或者剪力墙的方正性存在偏差时,在满足一侧支撑长度时,会导致另一侧的支撑长度存在较大偏差。
(3)由于叠合板安装时其支撑位置在于叠合板下口,此时墙及梁模已经安装完成需要俯身去测量,测量具有极大的不便性且加剧了读数误差发生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叠合板两侧搭接长度精确为10mm且具有通用性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叠合板与梁或剪力墙搭接长度控制器,包括对称布置的两限位组件及将它们连接成整体的调节构件,限位组件包括调节杆、垫板和限位板,垫板垂直固定于调节杆的外端,限位板垂直固定于调节杆的外端段,且垫板外侧和限位板外侧之间的间距为10mm,通过调节构件实现两限位组件之间间距的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为螺杆,螺杆的外端段为光杆段,垫板垂直焊接于光杆段的外端,限位板垂直焊接于光杆段的外壁。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两限位组件的调节杆螺纹旋向相反。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垫板为矩形板,其中心位置与所述调节杆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为矩形板,其下侧缘为与所述调节杆外壁匹配的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构件包括两内螺纹短管及将它们连成整体的连接杆,两内螺纹短管的螺纹旋向相反,且分别与所述螺杆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杆的螺纹段分别拧过所述内螺纹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0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蜗杆加工用数控机床
- 下一篇:料液浸渍装置及枸杞鲜果水洗脱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