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4620.6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56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锋;吴长玉;何大亮;苍衍;徐德才;文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包括:电容,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子,外壳呈扇环形并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支撑端面,支撑端面设有若干个收纳槽,收纳槽的两端连通容纳腔,电容器芯子设置在容纳腔中;功率模组,一一对应地密封设置在各收纳槽中;和电路板,连接在支撑端面上并覆盖功率模组;容纳腔和收纳槽连通形成供热交换液流动的散热流道。电容呈扇环形能够适配在圆柱形控制器中,电容的壳体设有散热流道能够对电容器芯子和功率模块进行热交换,电路板安装在支撑端面并覆盖功率模块进一步利用电容的支撑端面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用于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整合到轮毂内,为车轮提供合理、有效的驱动力。
由于对车辆功能多样化和系列化的要求逐渐提高,轮毂电机内集成了多种功能的装置及系统,目前,大多数轮毂电机中集成了逆变器组件,以实现集驱动、制动、承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但是,由于车轮内部空间有限、车轮工作环境过于复杂及散热问题等等,所以对轮毂电机内部器件空间利用率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解决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器,包括:
电容,包括外壳和电容器芯子,所述外壳呈扇环形并设有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和支撑端面,所述支撑端面设有若干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端连通所述容纳腔,所述电容器芯子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
功率模组,一一对应地密封设置在各所述收纳槽中;和
电路板,连接在所述支撑端面上并覆盖所述功率模组;其中:
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收纳槽连通形成供热交换液流动的散热流道。
作为上述逆变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包括:
驱动电路板,集成有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板呈所述扇环形并通过第一螺栓组连接所述支撑端面;和
控制电路板,集成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
电路板根据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区为驱动电路板和控制电路板,且通过驱动电路板固定连接电容上。
作为上述逆变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端面在所述收纳槽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设有第一螺孔组,所述第一螺栓组与所述第一螺孔组一一配合以固定所述驱动电路板。
收纳槽的径向内外两侧设有第一螺孔组,能够更好地固定连接驱动电路板,固定驱动电路板时与收纳槽上的功率模组互不干涉。
作为上述逆变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驱动电路板背离所述功率模组的表面。
控制电路板与驱动电路板采用叠设的结构相连接。
作为上述逆变器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且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板的内侧。
控制电路板和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并位于驱动电路板内侧,节省了高度空间。
作为上述逆变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功率模组的各顶点位置设有凸耳,所述支撑端面对应各所述凸耳设有凸耳槽,所述凸耳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凸耳槽中。
凸耳设置在功率模组的顶点位置能够将功率模块稳定连接在支撑端面,支撑端面设置凸耳槽,使凸耳限位连接在凸耳槽中,即能降低螺栓占用的高度空间,也能对凸耳进行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4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理样本存储及检验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用于集装箱船的移动盖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