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38115.9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于永会;冯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2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日照市聚信创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9 | 代理人: | 池学化 |
地址: | 55003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一体化 设备 底座 承载 装置 | ||
1.一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基座(1);
所述承载基座(1)由固定底座(2)、承载板(3)、连接装置(4)、固定装置(5)、减震装置(6)与除噪装置(7)组成;
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装置(4),固定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6);
连接装置(4),连接装置(4)上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5);
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与承载板(3)相搭接;
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上活动连接有承载板(3);
除噪装置(7),除噪装置(7)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包括:
承载槽(201),承载槽(201)设置在固定底座(2)的顶部,且承载槽(201)呈方形设置;
滑动槽(202),滑动槽(202)设置在固定底座(2)的内部,且滑动槽(202)呈凹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为方形结构,且承载板(3)的四周设有开孔,承载板(3)通过四周的开孔滑动连接在减震装置(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
连接框(401),连接框(401)设置两组,且两组连接框(401)呈方形结构,两组连接框(401)的内部镂空,连接框(401)滑动连接在滑动槽(202)的内部;
导向杆(402),导向杆(402)呈圆柱形结构,且导向杆(402)设置两组,两组导向杆(402)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槽(202)的两侧,且导向杆(402)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框(401);
螺纹杆A(403),螺纹杆A(403)上的螺纹呈双向设置,且螺纹杆A(403)的两端分别与两组连接框(401)转动连接,且螺纹杆A(403)转动连接在滑动槽(202)的内部,螺纹杆A(403)一端穿过滑动槽(202)并与旋钮(405)固定连接;
限位块(404),限位块(404)设置两组,两组限位块(404)固定连接在滑动槽(202)的内部,且两组限位块(404)的内部设有开孔,限位块(404)的开孔处与螺纹杆A(403)活动连接,两组限位块(404)分别与连接框(401)相搭接;
旋钮(405),旋钮(405)设置在固定底座(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呈两组设置,且两组固定装置(5)分别活动连接在连接框(401)上,固定装置(5)包括:
升降杆(501),升降杆(501)呈方形结构,且升降杆(501)滑动连接在连接框(401)的内部;
螺纹杆B(502),螺纹杆B(502)的一端穿过连接框(401)并与升降杆(501)固定连接,且螺纹杆B(502)活动连接在连接框(401)的顶部;
转动柱(503),转动柱(503)转动连接在连接框(401)的顶部,且转动柱(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母(504);
螺母(504),螺母(5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5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6)呈四组设置,且四组减震装置(6)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槽(201)四周,减震装置(6)包括:
滑动杆(601),滑动杆(601)固定连接在承载槽(201)上,且滑动杆(601)上活动连接有弹簧(602),滑动杆(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603);
弹簧(602),弹簧(602)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座(2)、承载板(3)固定连接;
挡板(603),挡板(603)设置在承载板(3)的顶部,且挡板(603)与承载板(3)相搭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底座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噪装置(7)采用海绵板,且除噪装置(7)固定连接在承载槽(201)的底部,除噪装置(7)与承载板(3)相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381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网络安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烟用固件复合理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