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5580.5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曾献杰;李政通;苏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B22F5/00;B22F10/00;B33Y8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地址: | 2016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水冷 | ||
1.一种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部(106)和设于流道部(106)一端的盖板部(101);所述流道部(106)内设有流道腔,流道腔包括沿冷媒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的进口流道(201)、第一连接流道(202)、第一弯折流道(203)、第二弯折流道(204)、第二连接流道(205)、第三弯折流道(206)、第三连接流道(207)、过渡流道(208)、第四弯折流道(209)、第四连接流道(210)、出口流道(211);
所述进口流道(201)与盖板部(101)上设有的冷媒入口(108)贯通连接,所述出口流道(211)与盖板部(101)上设有的冷媒出口(107)贯通连接;
所述第一弯折流道(203)、第二弯折流道(204)、第三弯折流道(206)、第四弯折流道(209)内均设有若干个并联的导流块,导流块用于使第一弯折流道(203)、第二弯折流道(204)、第三弯折流道(206)、第四弯折流道(209)内的冷媒呈“Z”字形流动;
所述流道腔的腔壁和导流块的侧壁均设有弧形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部(106)和盖板部(101)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腔的腔壁壁厚不小于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流道(203)、第二弯折流道(204)、第三弯折流道(206)、第四弯折流道(209)依次并排设于流道部(106)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折流道(206)内的导流块长度大于第二弯折流道(204)内的导流块长度;所述第一弯折流道(203)和第四弯折流道(209)内的导流块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流道(201)内设有第一分流块(212)和第二分流块(213),第一分流块(212)和第二分流块(213)用于使进口流道(201)内的冷媒呈“日”字形流动;所述出口流道(211)内设有第三分流块(214),第三分流块(214)用于使出口流道(211)内的冷媒呈“口”字形流动;所述第一分流块(212)、第二分流块(213)、第三分流块(214)的侧壁均设有弧形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流道(208)内设有第四分流块(217)和第五分流块(218),第四分流块(217)和第五分流块(218)用于使过渡流道(208)内的冷媒呈“日”字形流动,第四分流块(217)和第五分流块(218)的侧壁均设有弧形段;过渡流道(208)和第四弯折流道(209)之间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支流道(215)和第二支流道(216)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部(101)的外圆周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定位孔(104);所述流道部(106)和盖板部(101)的外圆周面上还设有定位槽(105);所述流道部(106)和盖板部(101)设有若干个销孔,销孔内插有销钉(102)。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的水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部(106)和流道部(106)上均布有与流道腔不连通的散热孔(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速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55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极片存储运输用氮气柜
- 下一篇:一种切片机自动上下料单桁架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