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5800.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04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米勇东;刘光剑;易成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B60G1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春乐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折弯 车架 弯折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折弯式车架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形成前直段、锥形段和后直段,前直段的横向宽度大于后直段的横向宽度,前直段和后直段通过锥形段过渡,锥形段和后直段的连接部形成弯折部,其改进在于:吊耳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支架本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位于第二安装面的前侧,第一安装面与锥形段的外壁匹配,第二安装面与后直段的外壁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该吊耳支架可以安装在车架的弯折部位置处,使弯折部周围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避免增加板簧跨距增,消除跨距增加的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吊耳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重型汽车上需要搭载的装置越来越多,车架上的安装空间十分吃紧,如何有效利用车架上的安装空间已成为车辆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现有的纵置钢板弹簧前悬架,其前后端分别通过前簧支架和吊耳支架连接在车架上;受限于常规思路,现有技术在将纵置钢板弹簧前悬架与折弯式车架进行结合时,通常都会使吊耳支架与车架的连接部位避开车架上的弯折部,最常见的做法是增加板簧跨距,将吊耳支架设置在后直段上,而板簧跨距增加必然会对其他零部件的布置造成影响,并且车架上的弯折部不适合搭载其他装置,弯折部周围的空间无法得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所述折弯式车架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形成前直段、锥形段和后直段,前直段的横向宽度大于后直段的横向宽度,前直段和后直段通过锥形段平滑过渡,锥形段和后直段的连接部即形成弯折部,其改进在于:所述吊耳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板簧吊耳的连接结构,支架本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位于第二安装面的前侧,第一安装面与锥形段的外壁匹配,第二安装面与后直段的外壁匹配;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使用时,两个安装面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锥形段和后直段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吊耳支架由于设置了两个安装面,使其可以安装在车架的弯折部的外壁上,这不仅可以使弯折部周围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可以避免增加板簧跨距,消除因板簧跨距增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间接地也就节省了后直段上的安装空间,使之可以分配给其他车载装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会对纵置钢板弹簧悬架的结构带来影响,吊耳支架布置在弯折部的外壁上,前簧支架可布置在前直段的内壁上,仍然可以保证钢板弹簧的纵置姿态。
基于常识可知,吊耳支架都是成对使用的,对应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吊耳支架结构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该吊耳支架可以安装在车架的弯折部位置处,使弯折部周围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可以避免增加板簧跨距增,消除跨距增加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吊耳支架用于车架左侧,用于车架右侧的吊耳支架的结构与图中结构对称);
图4、车架结构俯视图;
图5、车架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支架本体1、第一安装面11、第二安装面12、用于连接板簧吊耳的连接结构13、前簧支架2、减震器上安装支架3、车桥4、板簧5、减震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折弯式车架弯折部的吊耳支架,所述折弯式车架沿轴向从前至后依次形成前直段、锥形段和后直段,前直段的横向宽度大于后直段的横向宽度,前直段和后直段通过锥形段平滑过渡,锥形段和后直段的连接部即形成弯折部,其改进在于:所述吊耳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板簧吊耳的连接结构,支架本体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位于第二安装面的前侧,第一安装面与锥形段的外壁匹配,第二安装面与后直段的外壁匹配;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5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折弯式车架的纵置板簧前悬架总成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工程车白车身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