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7204.X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丁健;王菁;谢锦波;夏俊桥;张百阁;王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31/06;E02D27/52;E02D17/18;E02D5/4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基础 结构 冲刷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包括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和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为打入冲刷坑的底面内和冲刷坑的外围海床内的多根固化土桩;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与水下基础结构之间通过固化剂连接;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为吹填在冲刷坑内的固化土,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的顶标高为冲刷坑的外围海床面标高;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为吹填在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的顶面上的固化土,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的顶面为球弧面且最高处高出冲刷坑的顶面80cm,底面外缘至冲刷坑的边缘距离为0.5倍的冲刷坑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能对已经形成的冲刷坑进行有效的修复,并能防止冲刷坑再次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海上建筑物出现在海上。桩和墩柱是码头、桥梁和海洋平台等水上建筑物中常见的水下基础结构型式,当这些水下基础结构矗立在海洋中时,水下基础结构附近的水流流场会发生很大变化,前方会产生马蹄涡,流速加强,波浪遇到水下基础结构时还会产生绕射、反射以及波浪破碎等现象。这些现象最终引起水下基础结构底部海床面的剪切应力和泥沙输沙率值增大,并导致局部冲刷。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所产生的冲刷坑减少了水下基础结构与周围海床的接触深度,降低了水下基础结构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现有的冲刷坑常采用抛填块石、抛填砂袋、覆盖砂被等方法填埋,这些方法仅能起到增加防护面层的作用,无法对原状地基土的防冲刷性质进行改良,往往在防护层与原地基土的交界面又产生新的冲刷,久而久之导致防护层在波流长期作用下破坏,使基础又遭受冲刷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它能对已经形成的冲刷坑进行有效的修复,并能防止冲刷坑再次形成,确保水下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下基础结构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包括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和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其中,
所述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为打入冲刷坑的底面内和冲刷坑的外围海床内的多根固化土桩,多根固化土桩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而形成封闭桩;所述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与水下基础结构之间通过固化剂连接;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的外缘至冲刷坑的边缘距离为0.5倍的冲刷坑的直径,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的深度为冲刷坑的底面以下3~5m,并且由外向内自浅至深;
所述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为吹填在冲刷坑内的固化土,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的顶标高为冲刷坑的外围海床面标高;
所述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为吹填在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的顶面上的固化土,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的顶面为球弧面且最高处高出冲刷坑的顶面80cm,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的底面外缘至冲刷坑的边缘距离为0.5倍的冲刷坑的直径。
上述的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其中,所述固化土桩为搅拌桩。
上述的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其中,每根所述固化土桩的桩型呈矩形且有效平面尺寸为1.6m×2m;且固化土桩的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10cm。
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在冲刷坑的底部采用原位固化方法加固水下基础周围的海床,即在冲刷坑的底部以下一定深度以及冲刷坑的外围一定范围内的海床以下一定深度打设固化土桩,形成冲刷坑地基固化结构,再采用异位固化方法修复冲刷坑,即在施工水域附近取泥土并在泥土中加入固化剂形成固化土,再将固化土吹填至冲刷坑内,形成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然后在冲刷坑回填固化结构上再次吹填固化土,形成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水下基础结构冲刷坑的修复结构能有效改善水下基础结构周围地基土的强度和水稳性,提高原状土的防冲刷性能力,防冲刷保护固化结构与原海床的天然泥面线自然过渡,避免了水流边界条件突变造成的交界面冲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网箱功耗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布机的自动收卷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