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7289.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3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贵;黄夏倩;谢飞;方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无菌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涉及引流管的固定和伤口覆盖技术领域,包括贴纸主体,所述贴纸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粘贴的固定带结构,所述贴纸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用于卡固引流管的凸起部,所述贴纸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于凸起部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减少渗出物外漏的塑料薄膜;该无菌敷贴能够与引流管严密接触,并对引流管有适当支撑,避免引流管局部打折导致的引流不畅,确保引流管内部流液顺畅,防止引流管的移动脱落,对引流管周围渗出的液体进行有效吸收,改善患者的舒适度,确保敷贴整体的粘黏性,省去敷贴手工裁剪的过程,通过简单的撕拉操作,即可实现对敷贴的便捷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的固定和伤口覆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
背景技术
针对临床中对应引流管的敷贴需要手工裁剪,且引流管附近渗出液不能被敷料有效吸收,影响患者舒适度,同时引流管与体表接触位置容易打折,影响治疗;
市场上的无菌敷贴大都无法与引流管严密接触,引流管局部易发生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且易脱落,无法对引流管周围渗出的液体进行有效吸收,使用时需要手工裁剪,为此,我们提出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无菌敷贴大都无法与引流管严密接触,引流管局部易发生打折导致引流不畅,且易脱落,无法对引流管周围渗出的液体进行有效吸收,使用时需要手工裁剪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敷贴,包括贴纸主体,所述贴纸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定位粘贴的固定带结构,所述贴纸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固设有用于卡固引流管的凸起部,所述贴纸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于凸起部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减少渗出物外漏的塑料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纸主体包括用于对无菌敷贴粘贴粘贴定位的泡沫贴,所述泡沫贴的下端表面粘黏有一号离型纸,塑料薄膜环绕凸起部的四周与泡沫贴贴敷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纸主体的一侧边缘中间位置开设有开口,其依次与一号离型纸、泡沫贴、塑料薄膜和凸起部贯穿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带结构包括用于提供防护的二号离型纸,所述二号离型纸的下端表面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固定带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二号固定带,所述一号固定带和二号固定带的整体形状均呈L型设计,且两者的对侧边分别与泡沫贴两边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部包括用于活动张开的侧口,所述凸起部的四周表面呈圆形阵列固设有八组花瓣部,八组所述花瓣部共同构成环型槽口,花瓣部的整体采用吸水棉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部的整体呈火山口样式凸起,八组花瓣部通过侧口与凸起部表面呈双十字花切开设置,其整体呈八瓣结构,贴纸主体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依次贯穿一号离型纸和泡沫贴开设有圆通槽,其与环型槽口对应设置,引流管通过开口和圆通槽与花瓣部和环型槽口配合与贴纸主体卡固安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凸起部的设置,可将引流管卡固贴敷在贴纸主体中央位置,使得敷贴与引流管严密接触,并对引流管有适当支撑,避免引流管局部打折导致的引流不畅,确保引流管内部流液顺畅,通过固定带结构的设置,辅助凸起部对引流管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引流管的移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出液口的把手组合盖
- 下一篇:一种可整体密封的抗反流引流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