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7465.1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恒;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2 | 分类号: | B22F3/22;B22F3/10;B22F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地址: | 20182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注射 成形 工艺 中的 齿条 烧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待烧结齿条的型槽,所述型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待烧结齿条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型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待烧结齿条的高度。本申请中的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通过型槽对待烧结齿条底部进行承托,使得待烧结齿条水平方向的位置在烧结过程中保持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齿条座上存在段差烧结过程中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
背景技术
金属注射成形MIM(MetalinjectionMolding,MIM)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其粘结剂的增塑混合料注射于模型中的成形方法。它是先将所选粉末与粘结剂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料进行制粒再注射成形所需要的形状。聚合物将其粘性流动的特征赋予混合料,而有助于成形、模腔填充和粉末装填的均匀性。成形以后排除粘结剂,再对脱脂坯进行烧结。
烧结过程中如果不采用烧结治具支撑,产品变形严重,烧结后所得产品需要通过整形或机加工进行再处理,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且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大大降低。
现有齿条产品主要由齿条座和位于齿条座上的若干齿条组成,现有技术中,部分齿条产品中的齿条座由首尾连接的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组成,第一圆柱部的中心轴线于第二圆柱部的中心轴向相互重合,第一圆柱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部的直径。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的连接处存在段差,如果将该产品直接放置于平板上进行烧结,由于上述段差的存在,产品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通过型槽对待烧结齿条底部进行承托,使得待烧结齿条水平方向的位置在烧结过程中保持稳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齿条座上存在段差烧结过程中易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支撑待烧结齿条的型槽,所述型槽的形状尺寸与所述待烧结齿条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型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待烧结齿条的高度。
上述的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其中,所述待烧结齿条包括齿条座和位于所述齿条座上的若干齿条。
上述的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其中,所述齿条座包括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所述第一圆柱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圆柱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所述第一圆柱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直径;
若干所述齿条位于所述第二圆柱部上,若干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二圆柱部轴向方向排布。
上述的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有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所述第一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支撑槽相互连通形成所述型槽;
所述第一支撑槽与所述第一圆柱部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支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圆柱部的直径;
所述第二支撑槽与所述第二圆柱部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支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轴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支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圆柱部的直径。
上述的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其中,所述底板上端面设有卡块,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槽。
上述的一种金属注射成形工艺中的齿条烧结治具,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卡槽;两个所述第二卡槽的对称轴与所述型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耕机油门拉索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数字物联网升降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