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检查井混凝土灌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47766.4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兴;范小虎;潘铭;张春玉;赵娜娜;张宏丽;徐升;周一昭;方玉成;岳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2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检查井 混凝土 灌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式检查井混凝土灌注装置,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小混凝土的浪费,节约成本;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灌料筒,灌料筒的下方设有一个锥形分料斗,灌料筒与锥形分料斗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粉料斗包括上端的锥形分料部,中间的导料部,以及下端的卡接部,其中锥形分料部伸入到灌料筒内,导料部包括导料板,任意相邻两块导料板与圆台体之间均围成用于与检查井上的模块孔一一对应的导料通道,每个导料通道上固定有一个挡料板,挡料板与形成导料通道的两块导料板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在导料板的远离锥形分料部的一端,卡接部与圆台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接部用于卡在检查井的井口处以避免混凝土料在灌注过程中落入检查井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式检查井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块式检查井混凝土灌注装置。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基础设施的地下管道交汇处、转弯处或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的便于检查的构筑物,为直立的井状结构,通常由砖石和混凝土砌成,在市政工程道路溅射中逐步淘汰黏土砖砌筑的检查井,而是推广使用整体性好、强度高、闭水性好的模块式检查井。在检查井搭设好后,需要在井口周围的模块孔内灌注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需要对模块孔进行混凝土灌注,直至混凝土完全凝结,模块式检查井才算施工完成,对于此种混凝土灌注,有模块孔小、混凝土量小等特点,采用混凝土泵车进行灌注时,虽然效率较高,但是也相应提高了浇筑成本;使用料斗灌注模块孔时,混凝土容易外洒,不仅造成浪费,还会落入检查井中,清理较为麻烦,并且该方式灌注速度较低,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式检查井混凝土灌注装置,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小混凝土的浪费,节约成本。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灌料筒,灌料筒的下方设有一个锥形分料斗,灌料筒与锥形分料斗可拆卸连接,所述锥形粉料斗包括上端的锥形分料部,中间的导料部,以及下端的卡接部,其中锥形分料部伸入到灌料筒内,且锥形分料部的外周面与灌料筒的内筒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供混凝土流下,导料部包括连接在锥形分料部的底部的圆台体和焊接固定在圆台体周向的导料板,导料板在圆台体上周向上均匀分布,并且导料板的数量与检查井上模块孔的数量相同,任意相邻两块导料板与圆台体之间均围成用于与检查井上的模块孔一一对应的导料通道,每个导料通道上固定有一个挡料板,挡料板与形成导料通道的两块导料板固定连接,并且连接在导料板的远离锥形分料部的一端,卡接部与圆台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接部用于卡在检查井的井口处以避免混凝土料在灌注过程中落入检查井内。
所述挡料板为截面呈弧形的弧形板,导料板的延伸方向上,挡料板伸出导料板外。
所述卡接部包括多个圆周均布在锥形分料斗下端的Z形杆,Z形杆的一端固定在导料板上,另一端置于检查井内侧,并形成一个筒状结构。
所述锥形分料斗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固定在导料板上的竖杆,每个竖杆上固定有一个挂环,灌料筒的外缘面上固定有多个与挂环一一对应的挂钩,挂钩钩挂在挂环上实现灌料筒与锥形分料斗可拆卸连接。
所述圆台体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内侧凹陷而形成“伞”状结构,锥形分料部的底端与圆台体的顶端之间形成台阶,导料板的靠近锥形分料部的一端顶靠在台阶上。
所述灌料筒为斗状筒,灌料筒的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解决现有检查井10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浪费多成本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检查井的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锥形分料斗的未设置挡料板时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锥形分料斗的设置挡料板时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灌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47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