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1536.5 | 申请日: | 202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0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成振坤;姜鸿澎;焦晓娟;田洪越;唐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3/023;F01N3/10;F01N3/20;F01N3/28;F01N9/00;F01N11/0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卓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国六后处理器和还原剂供给系统,国六后处理器中设有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能够定期将国六后处理器中积累的PM颗粒彻底清除,在满足排放量标准的同时,提高处理系统的耐久性,大大降低了尾气处理系统和发动机的故障率,保证车辆性能,避免频繁维修,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车辆更加耐用,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六标准的推行,为了控制重型商用柴油车的污染排放,随之颁布了新的标准,即《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与前代标准相比,改变包括,加严了污染排放限值,并增加了粒子数量排放限值,并提高了耐久性要求等。
由于标准增加了粒子数量排放限值,现有的重型柴油车的尾气后处理系统无法处理尾气中的PM颗粒或处理达不到标准要求,已经逐步淘汰;专利文件CN212838031U公开了一种直线型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净化后处理装置,提出了在现有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的前方增设氧化催化单元(DOC)、颗粒捕集过滤器(DPF),进行PM颗粒的捕集,但是该技术方案中,随着装置的使用,PM颗粒在DPF中积累,导致发动机排气背压增加,当排气背压超过一定值时,不仅DPF会失效,发动机的工作情况也会明显恶化,严重影响车辆性能,且排放超标,耐久性要求不达标,维修或更换DPF十分复杂且成本很高;同时存在占用空间大、低温下尿素催化剂容易结晶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柴油尾气后处理系统的DPF中PM颗粒容易积累,耐久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对颗粒过滤器进行再生的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柴油国六尾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国六后处理器和还原剂供给系统,国六后处理器中设有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设置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能够将国六后处理器中的PM颗粒定期清除,在满足排放量标准的同时,提高处理系统的耐久性,大大降低了尾气处理系统和发动机的故障率,保证车辆性能,避免频繁维修,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车辆更加耐用,提高经济效益。
优选的,国六后处理器包括按照尾气流动顺序顺次连接的氧化型催化器、颗粒过滤器和SCR总成,SCR总成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器和氨气捕捉器,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设置在氧化型催化器的进气口。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能够清除颗粒过滤器中的PM颗粒清除。
优选的,颗粒过滤器主动再生装置为喷油式输气管,喷油式输气管设置在氧化型催化器的进气口,喷油式输气管上设有喷射单元,喷射单元与计量单元连通,计量单元能够从车辆的燃油管路中取油,颗粒过滤器上还设有颗粒过滤器温度传感器和PM传感器,PM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过滤器内部的颗粒积累量,PM传感器能够控制喷射单元和计量单元。当PM传感器检测到PM颗粒积累过多时,控制喷射单元向喷油式输气管中喷入燃油,混合有燃油的尾气在氧化型催化器和颗粒过滤器中燃烧并产生600±50℃的高温,将积累的PM颗粒燃烧,直到载碳量为零;本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定期进行主动再生,清除积累的PM颗粒,提高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耐用性。
优选的,喷射单元上设有喷射单元冷却波纹管,喷射单元冷却波纹管中通有发动机冷却液。喷射单元靠近高温尾气,通过设置冷却波纹管,能够对其进行降温,提高耐用性。
优选的,颗粒过滤器上还设有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过滤器的排气背压,压差传感器能够控制喷射单元和计量单元。通过多个传感器测量多个参数,相互配合控制主动再生过程,控制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1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膜玻璃耐加工性能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变二维码框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