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车摩擦制动式直线电机弹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53294.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7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峰;潘树国;李奇;刘亚彬;李士军;刘清照;汪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车 摩擦 制动 直线 电机 弹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滑车摩擦制动式直线电机弹射器。本实用新型为直线电机弹射器滑车的附加制动提供了一种新方案,且通过直接移植、适应性改进或进一步创新,可普遍适用于各型直线弹射器中驱动滑体的减速制动;通过调整垫片组的厚度,可以调整减速模块中碟簧组的预紧力,使其工作时可以输出不同的摩擦力,适应范围广;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组合方式,通过改变减速模块的数量、各减速模块的纵向安装位置以及各减速模块环形弹性件预紧力的设定,可形成各种具有不同减速特性曲线的制动组合,以满足多样化的工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线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滑车摩擦制动式直线电机弹射器。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一般由初级(定子)、次级(动子)、机架、滑车及导轨等组成。对于一种长初级、短次级的双边式或并联式直线电机而言,机架由一对侧壁和一个底座联结而成,两侧壁内表面和底座上表面形成U形安装空间;初级线圈模块沿机架纵向布置于两侧壁内表面上;次级模块安装在滑车上;导轨有上、下两对,均沿机架纵向左右对称布置,上面两导轨安装在两侧壁顶部,二者的“C”形断面轨槽开口相向,下面两导轨安装在侧壁内表面底部,均仅有侧向定位轨面;滑车上方两侧滚轮或滑块以侧向及垂向间隙配合嵌入两上导轨轨槽,下方两侧滚轮或滑块以侧向间隙配合嵌入两下导轨轨面之间;由于上、下两对导轨的约束,滑车在初级和次级之间电磁力作用下,只能沿电机纵向前后滑行,在此过程中,初级和次级之间的磁隙始终保持一致,滑车下底面到机架底座上表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滑车通过适配器或直接连接负载,电机工作时,滑车驱动负载产生所需的直线运动。
当所述直线电机用作电磁弹射器时,需要解决弹射对象达到设定速度后高速滑车的减速制动问题。目前技术上主要采用反向电磁制动方式,其优点在于无需增加额外的结构组件,但需要机架和导轨预留一定长度的制动段,并在机架制动段配置同样的初级线圈模块。但在工程实际中,鉴于特定的应用环境限制,尤其是作为武器发射装置时的载具空间限制,需要弹射器具有更紧凑的结构。工程上通常采用附加其他制动方式以压缩制动段的长度,进而减小整个弹射器的总长度。所述附加的制动方式目前主要有电涡流制动及末端碰撞阻尼器强制制动等,其中,电涡流制动需要在机架和滑车上加装相应的感应金属板及感应永磁体,使电机结构复杂化,且滑车(动子)质量的增加还导致净输出推力减小,若利用次级推力磁钢做感应永磁体时,则感应板与初级线圈模块的安装位置发生冲突,无法同时对滑车进行制动;而末端碰撞阻尼器强制制动对于不同弹射速度的次级滑车,无法提供安全稳定的冲击过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弹射器利用次级推力磁钢做感应永磁体时,则感应板与初级线圈模块的安装位置发生冲突,无法同时对滑车进行制动;而末端碰撞阻尼器强制制动对于不同弹射速度的次级滑车,无法提供安全稳定的冲击过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车摩擦制动式直线电机弹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滑车摩擦制动式直线电机弹射器,包括初级线圈模块、次级模块、机架、滑车、导轨和摩擦制动组件,所述机架包括侧壁和底座,机架侧壁内表面和机架底座上表面形成槽形安装空间,初级线圈模块沿机架纵向布置于两侧壁内表面上,次级模块设置在滑车上,导轨至少有一对,每对导轨设置在机架上,每对导轨沿机架纵向对称布置,滑车处于机架槽内,滑车受导轨支撑和约束,滑车可沿机架槽纵向移动,摩擦制动组件沿机架纵向设置在机架减速段,摩擦制动组件沿机架垂向设置在机架底座上表面和滑车下底面之间,摩擦制动组件包括基板和至少一个减速模块,所述基板呈板条状,基板沿机架纵向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减速模块包括摩擦块,摩擦块设置在基板上方,摩擦块垂向上与基板弹性连接,自然状态下,摩擦块上表面高于滑车下底面,受压状态下,摩擦块上表面不高于滑车下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53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pp管生产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PO管生产线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