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1028.5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武庚鑫;王玉松;王一洋;高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B62B3/02;B62B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检查井 井盖 安装 动态控制 台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该台车包括移动台车与安装机构,所述移动台车包括车架横梁,车架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车架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立柱的底部还安装有刹车件;与传统人工安装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移动台车运送检查井盖,减轻了人工劳动的强度,可操作性强、施工难度小,经济效益明显;与传统人工安装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结构稳定,降低了安装过程中井盖砸伤、碰伤等安全风险,与传统人工安装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可以对井盖高程进行毫米级动态调整,对井盖安装质量提高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施工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为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为了确保施工时方便管线安装及后期检修方便,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是必要的。因检查井位于城镇人员活动范围内,为确保人员安全同时保证无异物进入井内,检查井均需安装井盖。
而当前广泛使用的市政道路重型球墨铸铁井盖重量范围81-128kg,传统的检查井盖安装工艺依然在采用人工安装,在工作效率及安全管理上均由较大的缺陷和风险。而且井盖安装完成后高程要求与路面相同,但因为井盖本身重量较大,井盖安装的高程控制是传统工艺的控制难点,路面跳车现象随车井盖的增多及安装质量的不稳定越发成为影响行车舒适度的关键要素。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的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装置来改进传统安装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包括移动台车与安装机构,所述移动台车包括车架横梁,车架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立柱,车架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立柱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立柱的底部还安装有刹车件;
所述车架横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贯穿车架横梁的贯穿孔,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螺纹杆、固定安装在车架横梁上的限位板以及套接在螺纹杆上锁紧螺母,限位板上设置有与车架横梁上相对的贯穿孔;
所述螺纹杆包括螺纹部与提升部,所述螺纹部与提升部相背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提升部与螺纹部相背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提升凸起,所述螺纹部上设置有螺纹;
所述螺纹部与提升部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套接槽,所述提升部与螺纹部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与套接槽之间设置有一圈环形阵列分布的钢珠,卡块与套接槽通过钢珠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架横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梁的一端,斜梁的另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刹车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骨架框,所述骨架框为L形结构,骨架框的一端与立柱的底部转动连接,骨架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脚踏板,脚踏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骨架框,骨架框与立柱相连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的侧壁;
两个所述骨架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压辊,压辊的表面设置有耐磨橡胶。
上述的一种市政道路检查井井盖安装动态控制台车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转动提升部,使提升凸起与检查井盖的井座定位孔平行,将提升部穿过定位孔,再转动提升部,使之与检查井盖的井座定位孔垂直,以防止滑动;
步骤二、通过移动台车将检查井盖移动至检查井上方,调节螺纹部将井盖下放;沿井座定位孔向提前浇筑的井圈加固混凝土中打入膨胀螺丝,初步稳定井盖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1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