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驱梁加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3174.1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廖明杰;蒋庆雄;黄勇;卢宾;聂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纳川山隅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廖天云 |
地址: | 400260 重庆市江津区德***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驱 加工 工装 | ||
一种前驱梁加工工装,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前驱梁的连接柱的若干支撑块以及用于支撑前驱梁的焊接头的若干垫块,前驱梁的吊装头远离焊接头直角腰的一侧设有限位块,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柱,若干限位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限位柱沿支撑柱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均布,另一组限位柱沿焊接头位于限位块一侧的下底以及焊接头的斜腰周向均布,夹持机构位于焊接头的一侧且用于对焊接头进行夹持固定;将前驱梁的连接柱放在支撑块上,将焊接头放在若干垫块上,放置连接柱以及焊接头时均紧贴限位柱放置,然后通过夹持机构将焊接头进行夹持固定,随后将连接柱和焊接头与吊装头进行焊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前驱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驱梁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种前驱梁3,前驱梁3包括连接柱31以及一一对应焊接在连接柱31两端的焊接头32和吊装头33,并且焊接头32为直角梯形块结构,连接柱31与焊接头32的下底靠近其直角腰的一端进行焊接,然而在实际焊接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拼接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焊接而成,但是在拼接过程中,由于没有工装进行辅助拼接,导致操作人员在拼接和焊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各部件之间容易错位,使得焊接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前驱梁焊接质量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前驱梁加工工装,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支撑前驱梁的连接柱的若干支撑块以及用于支撑前驱梁的焊接头的若干垫块,底座上位于所述前驱梁的吊装头远离所述焊接头的直角腰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若干用于定位连接柱和焊接头的限位柱,若干所述限位柱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限位柱沿连接柱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均布,另一组限位柱在焊接头的下底和其斜腰之间沿周向均布,所述夹持机构设置在焊接头的一侧且用于对焊接头进行夹持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前驱梁的连接柱放在支撑块上,将焊接头放在若干垫块上,放置连接柱以及焊接头时均紧贴限位柱放置,保证定位准确,然后通过夹持机构将焊接头进行夹持固定,随后将连接柱的一端与焊接头进行焊接,最后将连接柱的另一端与吊装头进行焊接,操作简单,能够保证焊接质量,同时限位块能够防止焊接完成的前驱梁的吊装头受到外力作用时,整个前驱梁发生转动而对人员造成碰撞损伤。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相连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转动相连的传动部、与所述传动部的动力输入端转动相连的驱动部以及与固定部转动相连的执行部,所述传动部的动力输出端与执行部的动力输入端转动相连,所述执行部的动力输出端用于与所述焊接头相抵;操作驱动部转动,并通过传动部带动执行部转动,以改变对焊接头的夹持状态。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与底座固定相连的固定座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部的U型座,所述传动部与U型座远离焊接头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执行部与U型座靠近焊接头的一端转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执行部包括T型杆以及与所述T型杆竖直段的自由端固定相连的夹持件,所述T型杆的水平段沿竖直方向布置,T型杆的竖直段靠近所述焊接头布置,T型杆水平段的一端与U型座靠近焊接头的一端转动相连,T型杆水平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部转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U型座远离焊接头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相连,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T型杆水平段远离U型座的一端转动相连,所述驱动部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一端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转动相连的操作柄。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一端与T型杆竖直段的自由端固定相连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相连的夹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上部开设有用于将所述连接柱嵌入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度与连接柱外壁的弧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纳川山隅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纳川山隅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31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温报警中药封包磁场导药固定装置
- 下一篇:震击式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