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雷电防护电路的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7818.4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欧阳杰;黄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域卓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雷电 防护 电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雷电防护电路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设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的顶部设有内壳体,且内壳体与外壳体滑动连接,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收线辊,内壳体的顶部设有避雷针,避雷针的底部设有一号下引线,一号下引线与收线辊固定连接,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座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了调整机构,实现了内壳体的移动,通过加入了发条,实现了发条带动一号收卷辊复位,通过加入了收线辊,实现了对引线的收卷,通过加入了固定槽和一号通槽,实现了底座的快速定位,通过加入了安装机构,实现了底座与安装座之间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雷电防护电路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根据不同的地形及气象条件,雷电一般可分为热雷电、锋雷电(热锋雷电与冷锋雷电)、地形雷电3大类,在现有的电路中,需要对电路箱进行雷电防护处理,但现有的雷电防护装置不便于对避雷针进行收纳,长度较长不便于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雷电防护电路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雷电防护电路的防护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的顶部设有内壳体,且内壳体与外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收线辊,所述内壳体的顶部设有避雷针,所述避雷针的底部设有一号下引线,所述一号下引线与收线辊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安装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一号锥齿轮,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转块,且辅助转块与一号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锥齿轮,且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一号滑块,且一号滑块的顶部与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块与外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二号通槽,所述二号通槽的外侧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T型滑块,且T型滑块与T型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线辊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下引线,且二号下引线的一端与一号下引线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下引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滑块的内部开设有与一号下引线配合的槽,且一号下引线与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号收卷辊,且一号收卷辊与收线辊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二号收卷辊,所述二号收卷辊的外侧设有发条,且发条的一端与二号收卷辊固定连接,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一号收卷辊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半螺杆,所述一号半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底座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板配合的一号通槽,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有与一号半螺杆配合的二号半螺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有与一号半螺杆和二号半螺杆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电路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有与内壳体配合的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新颖且实用性强,通过加入了调整机构,实现了内壳体的移动,通过加入了发条,实现了发条带动一号收卷辊复位,通过加入了收线辊,实现了对引线的收卷,通过加入了固定槽和一号通槽,实现了底座的快速定位,通过加入了安装机构,实现了底座与安装座之间的固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域卓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域卓越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7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