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9535.3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林;朱小平;赵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联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7/12;B32B5/02;B32B9/00;B32B15/02;B32B15/14;B32B17/02;B32B17/10;B32B17/12;B32B27/06;B32B27/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刘巍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除臭 布料 | ||
1.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包括布料主体(1)、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抗菌除臭编织层(8)和海绵缓冲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主体(1)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锁边条(4),且布料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所述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一侧的布料主体(1)上设置有抗菌除臭编织层(8),且抗菌除臭编织层(8)远离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一侧的布料主体(1)上设置有海绵缓冲层(10),所述海绵缓冲层(10)远离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一侧的布料主体(1)上设置有无纺布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主体(1)远离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压合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主体(1)靠近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透气刺孔(5),且透气刺孔(5)在布料主体(1)上呈等间距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主体(1)远离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加固缝线条(2),加固缝线条(2)在布料主体(1)上呈等间距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桑蚕丝亲肤面料层(6)和抗菌除臭编织层(8)之间设置有负离子胶层(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除臭编织层(8)上均匀设置有纬纱条(13),且抗菌除臭编织层(8)上均匀设置有与纬纱条(13)连接的经纱条(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缓冲层(10)一侧的布料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9),且海绵缓冲层(10)另一侧的布料主体(1)上设置有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11),并且第一玻璃纤维基布层(9)和第二玻璃纤维基布层(11)皆与海绵缓冲层(10)之间构成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条(13)和经纱条(14)上皆均匀设置有第一纺丝(15)、第二纺丝(16)和第三纺丝(17),且第一纺丝(15)、第二纺丝(16)和第三纺丝(17)交织缠绕呈螺旋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抑菌除臭的布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丝(15)的材料为纳米银纤维,第二纺丝(16)的材料为竹炭纤维,第三纺丝(17)的材料为石墨烯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联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联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95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风型家用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架
- 下一篇:一种沉水植物营养土固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