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169898.7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厉干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创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孔凯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反渗透膜装置、清洗装置、沉淀池和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装置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之间并联设置,通过反渗透膜装置之间净化废水和在线清洗交替进行,操作简单,避免了拆装膜,节约了清洗时间;在反渗透膜净化废水时,在高压泵的驱动下,借助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对废水进行净化,将所产净水回收再利用,将所产浓水进行二次净化提高了废水的回收率;在反渗透膜自清洗时,清洗液对膜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溶液流回沉淀池沉淀再净化,降低了废水的外排量。本申请具有节约清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达到废水回收、复用的目的,从而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其中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法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
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其以一次分离度高、无相变、简单高效的特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染物会在膜表面沉积,导致膜的产水量下降,影响废水回收率。常用的清洗方式为离线清洗,反渗透膜离线清洗不仅拆装膜麻烦,工作量大,清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在拆装膜过程中可能造成密封圈或管件损坏;而且在离线清洗期间,水处理系统必须停止运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膜的离线清洗方法操作复杂,清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约清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反渗透膜装置、清洗装置、沉淀池和高压泵,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装置之间并联设置;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包括进水管、净水管、回流管、反渗透膜组件和浓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反渗透膜组件的进口端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与高压泵连接,所述反渗透膜组件的出口端与净水管、回流管分别连接,所述回流管还通过浓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连接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进水管、清洗箱、清洗出水管和清洗泵,所述清洗箱与反渗透膜组件的进口端通过清洗进水管连接,所述清洗进水管上连接有清洗泵,所述清洗出水管一端与回流管连接,所述清洗出水管另一端与沉淀池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渗透膜装置采用在线清理的方法,操作简单,不用拆装膜元件,节约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反渗透膜装置净化废水时,将沉淀池沉淀的废水输送到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净化,在高压泵的驱动下,借助膜选择截留污物,产生的净水沿净水管进行回收再利用,产生的浓水回流到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端进行再次净化,提高废水回收率,并且可以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废水回收率;反渗透膜组件在自清洗时,打开清洗泵,清洗液沿着清洗进水管进入膜内,将流量调节阀完全打开,清洗液沿着回流管流进清洗出水管最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再净化,降低污水的排出量。
可选的,所述浓水管上连接有增压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泵给浓水管中的浓水增压,使浓水在反渗透膜中进行二次净化,提高了废水回收率。
可选的,所述清洗箱中清洗液为纯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废水中的杂质选择相应的清洗液,使得膜组件清洗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净水管还与净水箱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净水箱将反渗透膜净化的水进行收集,以再利用。
可选的,所述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多个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多个反渗透膜元件之间串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创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创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169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